崇福镇位于嘉兴桐乡市西南部、毗邻杭州,镇域面积100.1平方公里,下辖31个村社,总人口约14万人,有“中国皮草名城”的美誉。近年来,崇福镇锚定桐乡融杭经济区主平台战略定位,坚持以建设国家级运载领域复合材料与高端装备集聚地、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集群地、临杭物流仓储(冷链)枢纽中心为引领,以“融”“聚”“特”夯实工业强镇发展基础,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的省级中心镇。
工业强基聚能:释放智造新活力
“融”合共生,产业贯通。围绕丝绸、纺织、皮草等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在生产工艺、产品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现代创意、旅游、教育等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丰富和完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园区项目成长体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共生共荣。
“聚”势赋能,集群跃升。集聚多方优质资源,连续4年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联合举办中国运载领域复合材料科技会议,累计吸引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次。促进创新资源聚合,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校地研究院,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建成70万方复合材料、数字装备等产业园,落地卡涞复材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形成以智能汽车、运载工具核心零部件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特”色突破,错位发展。聚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新能源运输等特色领域,打造运载复合材料与高端装备集聚地。2024年纺织、皮草行业产值超300亿元,其中新澳纺织成为精纺羊毛纱线领域国内“单打冠军”、销量稳居全球前列。依托桐乡市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速智驾测试、智能座舱等新场景落地,2025年成功引进浙江春风动力有限公司极核桐乡新工厂项目。
开放协同提速:激活发展新动能
物流畅通,赋能产业发展“强枢纽”。依托毗邻杭州的区位优势,利用紧邻运河、高速、高铁、高架、机场等交通网络,结合用地产业、交通布局和空间发展特征,打造集冷链、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临杭物流仓储(冷链)枢纽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支撑。目前已建成超300亩的普洛斯物流园、20万方的皮毛交易中心。
飞地引智,构建人才科创“双通道”。通过“飞地模式”有效集聚科创人才资源,打破地域限制,在杭州、武汉等人才密集型城市打造域外人才创业项目孵化飞地,实现“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崇福”。该模式已吸引数十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驻,并为崇福本土企业输送硕博士等青年人才超100名。
服务联动,实现跨域协同“高效能”。积极对接杭州等长三角地区产业链资源,推行“一网通办”和“跨域通办”机制,简化企业开办、税务、社保等流程,增强区域营商环境吸引力和竞争力。其中,“融杭通办专窗”集成医疗、社保等82项高频事项服务,有效打通了崇福与杭州的“一网通办”路径。
城乡融合共进:绘就共富新图景
抱团创富激活新引擎。依托融杭经济区平台,与周边3个乡镇加强规划协同、产业联动、人才互动。通过共建电商直播基地、共享物流网络、联合举办产业推介会等方式,带动融杭四镇产业转型,以资源叠加优势释放抱团发展乘数效应。同时,联合开发“运河古镇”文旅线路,串联崇福横街、司马高桥等历史资源与周边水乡景观,实现文旅共兴。
全域农创构建共富链。创新建设集创业孵化、农创客交流、技术金融服务等一体的农业创业平台崇福农创园。依托“孵化园+农创客+村集体+共富大棚+农户”全域农创机制,探索形成土地租金、入股股金和就业薪金的“一地三金”致富模式,建成长三角最大的蝴蝶兰种植基地,成功打造“万亩蔬果+万亩花卉+万亩稻虾”共富金名片。目前农创园累计培育农创客项目67个,带动村民就业超1100人。
文化润富提升幸福感。坚持挖掘、利用好“宋韵”文化,发动村社、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打造省级“千年运河·宋韵崇德”共富风貌游线和传统风貌区。推动横街历史文化街区“开放式”活化利用,创新“崇尚佳节”、非遗研学系列活动。出版《宋韵崇福》文化丛书,举办南宋风情书画展,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大众精神共富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