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义县始终紧盯金华市和山区海岛县“两个第一方阵”,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千方百计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增速排名全市第2、全省第18,连续3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7.9%,排名全省第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6.5%,排名全省第1。
紧盯政策抢机遇,千方百计强化要素保障。政策争取方面,争获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0.33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竞争性资金12.9亿元,同比增长155%,争取额度分别占全市的14.4%、21.7%,增发国债6.15亿元,排名全市第2,争取国家“两重”“两新”资金2.4亿元。“8+4”政策争取额度、支付进度均排名全市前3。资金保障方面,产业专项基金投向民间资本项目6个共1.3亿元,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达100%。2024年10个再贷款项目成功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批审核通过清单,年度贷款需求9.6亿元,通过项目数及年度贷款需求均居全市第1。用地用能方面,落实落细民营经济省“32条”市“35条”,健全完善县民营经济“6+N”工作体系,倒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为新上项目腾出发展空间。2024年,争取用地指标3777亩、创历年新高,统筹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比重不低于82.1%,新增能耗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比重达100%。
紧盯节点抓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做大项目蓄水池。构建“五个一”工作体系,多维度探索招商路径,通过产业招商、基金招商、推介招商等举措,全年共签约产业项目2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落地产业项目29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个。成功列入省级重大产业项目5个,涉及奖励用地指标394亩,项目数及用地指标均创下武义县历史新高。其中,润优高纯石英项目成为全县首个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二是领导包联攻坚。重大项目由县领导“一对一”领办包干,每周到现场、每月听汇报、每季晒进度,强势推进重点项目“堵点清零”。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网侧储能项目,167天建成投用,目前已向电网输送电量超1.17亿千瓦时。三是改革赋能提速。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集成审批”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改革,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流程较改革前平均减少48天。2024年,按期办结各类事项1404件,总投资额高达319.28亿元。比如,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推进相关行业领域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平台3.0运行工作总体情况得分为105.1,排名全省第1。
紧盯需求助企业,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下好政策赋能先手棋。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双18条”“助企暖企10件事”,依托“企业数智服务应用”,优化“政策计算器”“金融智享”等功能,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累计为5102家次企业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6亿元,帮助落实融资需求101.33亿元,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强县。二是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抢抓内陆开放机遇,引导企业“走出去”150家次,开展拓市场抢订单活动15场。依托国际数字贸易港,推进“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实现外贸出口318.4亿元,同比增长15.7%,总量持续领跑山区海岛县。三是建好创新创业生态圈。坚持产学研联动、科教人贯通,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着力提升企业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61%,全市第2,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提升至97.2%,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全市和山区海岛县首位,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