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标 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动态资讯 >市县动态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乐清市:构建民营企业“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发布日期:2025-04-30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民营局 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乐清聚焦企业高端人才招引难、创新资源供需匹配不畅等问题,在全省率先构建民营企业“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打造“企业出题、政府搭桥、人才解题”的科技赋能新模式,受到民营企业的好评,入选省首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截至目前,“科技副总”协助企业获得发明专利70余个,成功创建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助力乐清成功验收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

搭建供需桥梁,推动创新资源精准匹配。一是推出“征集令”。通过助企服务、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广泛征集企业需求,瞄准产业链核心节点、创新链关键环节梳理构建企业需求库,已累计征集150家企业的引才、创新需求。二是广发“英雄帖”。在《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西安交大等合作院校定期发布企业需求,网罗各类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并有服务意向的专家教授,2024年继续选派52位专家入企服务,已有132名高层次人才入选专家库。三是制定“评价榜”。根据企业规模、科研力量等评价指数精准匹配人才,建立“科技副总”面谈双选、跟踪反馈、需求常态化征集三大机制,让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技术需求及时调整匹配机制,提高匹配的精准性,目前已为81家企业选派“科技副总”。

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科技人才深度赋能。一是以“科技副总”领衔技术攻关。发挥“科技副总”专业优势,指导企业规范科研流程、攻坚核心技术,累计承担省“尖兵”“领雁”项目2项、市级重点研发项目13项、乐清级重大攻关项目44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二是以“科技副总”嫁接科创资源。发挥“科技副总”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企业选聘一名“科技副总”等于对接一个高校院所、链接一个资源平台,实现深入了解行业产业需求、紧跟产业发展动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有效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如高丽兰教授任职慎江阀门后,嫁接天津理工大学科研资源,以校企合作攻关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发明专利2项。三是以“科技副总”拓宽引才渠道。发挥“科技副总”“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作用,嫁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桥梁,持续拓展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累计带动130多名团队研究人员和高校学生到乐清企业实习,成功入职15人。

完善保障机制,推动产才融合高效落地。一是突出柔性管理。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不改变“科技副总”在原单位的人事、档案、社保、工资等关系,有效破解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如探索校企合作,适当减少“科技副总”在选派期内的教学、科研任务,用“科技副总”日常服务企业时长可抵扣老师校内服务企业的教研任务,在职称评审、职级晋升方面,统筹考虑“科技副总”因素,让更多的老师愿意加入“科技副总”的队伍中来。二是拿出真金白银。在保障“科技副总”科研成果合法收益基础上,政府每年为其再提供每人最高3万元的工作经费和2万元的生活补贴,项目立项后给予20-100万元的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已为“科技副总”提供120万元补助。三是强化示范引领。针对一些民营企业不愿不会不敢创新的惯性思维,及时挖掘宣传一批“科技副总”成功案例,引导更多企业舍得在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上花精力、下“血本”。如温州大学彭康到浙江力升弹簧担任“科技副总”后,解决了力升弹簧相关的检测、实验都要到省外的难题,大大加快企业研发进程,一年时间,企业的产值从3600万元增加至5600万元,增速达54.81%。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