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镇位于瑞安市东北部,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87个行政村社,常住人口达36万。塘下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1986年在这里召开了闻名中外的“七级书记会”,塘下家庭作坊和专业市场模式由此向全国推广,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汽摩配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被誉为“中国汽摩配之都”。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2万家、各类市场主体4.4万家。
自2011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小城市培育试点以来,塘下镇围绕“工业立镇、智造兴镇”战略导向,持续打好“强链延链补链”组合拳,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工业总产值、规上企业数等核心指标大幅增长,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列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前15位。
瞄准“强链”核心,推进产业能级跃迁攀升。一是做强产业优势。联动温州湾新区沿海产业带,先后落地“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瑞安高新区、汽车智配小镇等一批平台园区,集聚戈尔德、迅达、乔路铭等行业领军企业,带动形成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二是加速产业转型。建立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体系顶层设计缺失、上下游产业链需求识别分析不足和协同不够等问题。同时依托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瑞安市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三是重塑产业标杆。开展工业全域治理提升集成改革,绘制产业质量剖析“三张图”,标注上游、中游、下游代表性企业,精准识别质量薄弱环节,组织专家为企业定制个性化提升行动方案。
瞄准“延链”路径,推进产业生态跃迁攀升。一是在规划布局上,紧跟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编制产业链图、鱼骨图、发展路线图、空间布局图、招商地图“五张图”,梳理重点指标、重点平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技术“五张清单”,加快推进“大、好、高”项目落地,累计招引落地亿元产业项目50个,其中9个实现“落地即开工、竣工即达产”。二是在产业布局上,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助力汽摩配产业链向工业级无人机、飞行汽车等细分领域转型,集聚传感器等涉空规上制造潜力企业百余家。如浙江银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从汽摩配产品升级,生产MP26蓄电池进入无人机供应链。三是在梯队培育上,深化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打造雁阵式企业梯队,引入高职院校专业团队,统筹创业辅导、投资融资、科技政策、物业管理、专业平台等,助力企业孵化加速。
瞄准“补链”方向,推进产业闭环跃迁攀升。一是加快成果转化。深化技术转移中心基层试点工作,依托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以及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资源,开展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技术支持。建成汽车供应链领域可转化成果征集平台,促进汽车智能电控悬架等成果落地转化。二是强化校企合作。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建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共享一批海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为企业产品研发问诊把脉。通过校企合作,成功引进院士团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4名。三是创新要素机制。迭代升级工业用地供给机制,综合考虑企业成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技术、转型升级等方面内容,开展缺地企业综合评价,为年产值超亿元无自有生产用地的优质企业解决供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