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标 当前位置: 首页
>发展改革工作 >战略规划和区域发展 >城市化

浙里小城|西塘镇(嘉兴市嘉善县):树立“三产融合”硬标杆,助力发展新“稻”路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城镇处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西塘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美誉,下辖1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坐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B区两张“国字号”招牌。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卫生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等荣誉。

自小城市培育以来,西塘镇聚焦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锚定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水稻从种业科研到种植、采收、收储、加工、仓储物流再到品牌营销、农旅观光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传统农业量大质不高”“产业集成度不够”“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等问题,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参与”的稻米致富之路。

以“链条式”思维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质效倍增”

一是“生产集链”提升稻米品质。依托与嘉兴农科院合作,引进优质稻种和全套种植技术,同时通过土地集中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等方式,构建品种、技术、管理、包装、销售“五统一”模式,推动稻米核心区亩均盈利和产量创新高。二是“模式强链”降低参与门槛。通过建立“村党组织+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的运营模式,支持引导村集体和本地、异地、低收、创业农民以“流转农田、闲置农房、富余资金、农业技术、扶持政策”等共同入股,实现土地由镇级统一流转、龙头公司统一经营、参与主体统一分红的互惠共享机制。三是“服务补链”拓宽营收渠道。巧借国家级农综改革试点东风,现代粮食全产业链基地与正在建设的嘉善农业“双强”智慧化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功能互补,高规格打造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五星级农事服务综合体。引进嘉兴首家大疆无人机培训基地,形成集农业种植、农资代购、无人机飞防等多项服务一体的“田保姆式”社会化服务模式,辐射全县10万亩粮食功能区,带动粮食产业生产效益和服务效益双提升。

以“融合式”思维强化乡村运营、实现“流量嫁接”

一是节点打造融合城乡界限。对镇域18个村庄实行“微改造、精提升”,建设四好农村路,全盘布局粮食全产业链基地、“稻来米”露营营地、地标水塔、田野咖吧、游乐设施等网红打卡点。全域秀美示范村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只有生活方式之别,没有生活品质之差”。二是三产互促融合产业界限。聚焦特色稻米产业,丰富发展精品种养、特色加工、农旅体验、露营垂钓等衍生业态,由乡村运营CEO招引专业乡村运营团队与村集体开展合作,推动生产、加工、流通、休闲等全产业链有机贯通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让消费者享受更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三是景村共建融合功能界限。依托西塘古镇景区优势,串联景区周边6村稻米营地、稻米博物馆、乡村人才梯田、共富小屋等,形成一条景村共融风景线,有效承接古镇景区外溢客流,实现“白天乡村观光,晚上夜游古镇”的游览闭环。

以“品牌式”思维创造附加价值、实现“藏富于地”

一是打响稻米品牌。走品质化、精品化路线,创设“嘉香谷粒”高端稻米品牌,生产不同大米品种以适应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并同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已和多家品牌方建立长期合作,被列入五芳斋专用大米供应基地,远销长三角各地。二是擦亮展示品牌。通过举办“耕耘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活动,开辟稻米展示馆、稻鱼共养基地、酿酒体验工坊等娱乐阵地,构建“一月一节一赛一沙龙一培训”的品牌活动体系吸引各类学习考察、游客参观,西塘稻米全产业链显示度进一步彰显。三是做强合作品牌。聚焦稻米生产“后半篇”文章,与多家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矩阵,逐步实现从传统销售糙米、软香粳米、胚芽米等原始产品向大米粗加工、精细加工拓展,开发出早阳米糕、西塘米酒、米露等6种大米衍生产品,大幅提升稻米综合效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