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铜谷”“五金之乡”之称的店口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试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镇、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区域面积175.24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1个农村社区和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
从“临杭城市”到“融杭城市”,从“制造大镇”到“智造强镇”,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从“宜业宜居”到“宜居宜业”,从“传统治理”到“整体智治”,店口镇在小城市培育中走出一条活力之路,连续6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百位。2024年以来,店口镇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立足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和转型需求,完善服务需求感知、前后台业务衔接、跨部门业务协同、服务跟踪评价、服务优化迭代等常态化运行机制,探索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增值式”服务体系,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推产业焕新蝶变。
一是因地制宜,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一是打造集成化服务阵地。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省级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等载体,集中进驻政策、金融、人才、科创等系列事项,实现13个涉企条线、62家服务机构集中入驻。二是构建一揽子服务体系。编制“1+10”服务清单,其中“1”为基础板块,包括工商税务、项目审批等基础政务服务;“10”为增值版块,涉及政策推送、供需对接、科技创新等10个大类36项增值服务。三是完善全闭环服务机制。建立“专窗归集、专席受理、专责跟进”工作机制,确保涉企事项多跨协同、限时办结、跟踪评价。今年以来,中心已受理各类涉企事项3784件、服务企业2548家次,按时办结率、企业满意度均超95%。
二是聚链施策,把服务送到“心坎上”。一是着力破除“用工难”。依托“云上铜谷”和省级制造业零工市场,一体供给招聘求职信息发布、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权益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月均发布岗位1500余个、达成意向500余个。二是着力破局“用地难”。深化工业全域治理,引导企业用存量换增量。1-6月,全镇金属材料加工企业实施“零增地”项目34个,盘活工业用地137亩,预计可新增年产值超30亿元。三是着力破解“融资难”。联结宁波银行、诸暨农商银行等20余家金融机构组建“金融共同体”,创新推出“科创贷”“融资租赁”等特色产品和“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专项信贷,目前已授信超20亿元,惠及企业114家次。
三是往“新”跃进,把服务送到“关键处”。一是强化创新平台支撑。邀请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院名校“柔性入驻”,中俄联合实验室店口金属材料研究所、中国长三角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资质检验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成功落地运营。二是夯实创新人才根基。联动欧洲人才服务站,精准匹配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关键技术“两张清单”,2023年以来累计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6名、省级领军人才4名,助力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46项。三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如绍职院机械装备研究院为全镇20余家企业开发非标产品数字化应用场景,单套自动化设备可直接节省人力成本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