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标 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动态资讯 >市县动态

诗路文化带案例分享︱定海:“东海百里云廊”添彩“浙东唐诗之路”

发布日期:2023-08-14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定海,既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海岛前站,现存有马岙新石器“海上河姆渡”文化遗址、鸦片战争保卫战遗址、千年古刹祖印寺、明清古街等古建筑群,也有舟山锣鼓、跳蚤舞、布袋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定海创新实施“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打造全长100.5公里的“东海百里文廊”,全面展示古今交融的人文历史,全域提升乡村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共富共美之路。

一、深挖文化内核,谱好诗路魅力篇章

传承诗路历史文化。以“古村古宅、古街古景、古刹古亭、古人古风”为基,充分挖掘古村落、古遗址等15类“古”资源,整合形成“定海山系列文化”遗存古迹400余处,如昌国街道的长生月龄庵、思源亭,干览镇的隆教禅寺、白马庙,马岙街道单奇洞遗址、陶然草庐,双桥街道的明觉寺、天福古寺等,有效盘活闲置文化资源,厚植乡村文化底蕴。

赓续诗路乡愁文化。大力开展文廊沿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结合地域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渔村文化、乡贤文化,打造书香虹桥、古韵岑港、千年马岙、龙腾金山、东海福泉等业态节点。依托朱缀绒纪念馆、小沙三毛故里等人文历史景点,提炼定海最鲜明、最亮眼的乡愁文化资源,共梳理串联文化景观点位196个,让乡村彰显“文艺范”,将地域文化资源转为特色文旅地标。

践行红色根脉文化。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围绕“文廊是载体、共富是抓手”,加速实现广大党员群众从“站着看”“跟着干”到“自觉干”的转变。6月28日,“有你定好”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暨东海百里文廊明星村党建联建启动,已为5个明星村揭榜共建项目,涉及干部培养、共富工坊打造、业态布局、民俗文化挖掘、旅游线路设计等领域,切实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抱团发展。

二、聚焦民生短板,续写诗路共享篇章

推进道路提升工程。完善100.5公里文廊沿线道路基础设施,通过对单车道公路实施拓宽、增设错车道、打通乡村断头路等方式进行提升改造、串联成环,打通“群众出、游客进”的交通末梢。增设交通安全设施、标识标牌等,并设置彩色标线标识,对沿线防护栏进行彩化,强化导览导视系统建设。

开展环境提升工程。结合迎亚运三提升工程,推进文廊沿线农渔村环境整治提升,整合专项资金1000万元,开展东海百里文廊沿线环境整治提升pk赛活动,区、镇街道、村三级联动、纵深推进,营造农渔村环境提升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氛围。因地制宜打造古樟驿、如意香樟湾、非遗宽窄巷、青林玉镜等景观节点30余处,提升具有辨识度的“美丽村口”30余处,串联起人文古迹、自然景观点位196处,将“盆景”延续成“全景”。

深化公共服务工程。在文廊沿线的偏远山岙建成15个幸福驿站,选派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优秀党员与“幸福驿站”结对,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定向帮扶、专项补助等形式,助力村落发展,将惠及7个镇(街道)11个村的群众2万余人。启动“暖岙”服务,通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进一步解决偏远村落群众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增强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深化农旅融合,唱响诗路共富篇章

念好“活”字决,激发诗路产业原动力。全面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闲置农房等“沉睡”资源,发展符合农村特点的农家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为文廊共富田园配齐服务六件套(一块文廊主线导视牌、一块田头温馨指示牌、一只小柜、一杆小称、一套农具、一个收款码),带动群众家门口创业就业,消除共富盲点。

瞄准“火”字诀,掌握诗路引流新密码。依托“暖岙”工程,打造对群众有影响力、对农文旅消费有带动力的文廊共富集市,形成全线品牌市集,推动村民、村集体经济“火热”起来。坚持特色活动引流,形成“等人来”到“引人来”共识。开展“共富直通车”“看见樱花”等文廊主题活动,有效吸引人流集聚。通过举办“约定云廊·干杯古城”2023定海啤酒节、“迎亚运、游云廊”主题烟花秀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近31.5万人,带动周边住宿业、餐饮业等消费超8000万元。

强化“新”字诀,构建诗路宣传全阵地。推进文廊讲解员队伍培育,选、育、培一体组建东海文廊讲解员队伍,打造东海文廊旅游形象新名片。目前已组建完成首批讲解员队伍共计10人,完成点位讲解视频拍摄8个。举办2023“和美乡村 相约定海”活动暨东海百里文廊全线开放仪式,全面展示东海百里文廊“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成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