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标 当前位置: 首页
>发展改革工作 >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 >新动能培育

强化创新创业 助力共同富裕——杭州未来科技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发布日期:2022-09-05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高技处 浏览次数:

作为全国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紧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契机,助力杭州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建设全球“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做出了新成效。

一、构建创业生态,奠定共富基石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推出人才服务“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亲清在线专区”建设、融资畅通工程、专业服务券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高兴夫副省长对围绕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打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作出批示:“成效显著,有力助推企业高质、快速落地发展”。

完善全链条企业培育体系。着力打造“种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接力式产业培育链条,推出“梦想小镇”模式初创型培育套餐,“人工智能小镇、海创园”模式成长型培育套餐,“鲲鹏产业园、区块链产业园”模式专业型培育套餐。推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110家、人才服务机构200家、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30余个。

构建数字赋能配套体系。依托数字产业优势,实施“创景计划”,数字化改革联盟单位扩展至180家,涵盖数据开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各领域。2021年31个场景入选省级及以上试点,8个项目入选省“1+5”揭榜挂帅,13项创新做法获得省领导肯定,6项改革在《领跑者》等省级改革刊物刊登推广,50余次获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宣传。

二、人才引领带动,打开共富方式

打造人才向往之地。未来科技城大力推行“未来之星”百千万人才引培计划,近年来人才招揽总量超30万。2021年,新引进“两院”院士和海外院士10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7名,海外高层次人才680名,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是省内海外人才创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构筑大学生创业天堂。与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香港理工、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建立人才合作,建立全国首个“中国青年电商网红村”,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法国村”,连续举办TR35世界科技青年论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活动。2021年引入大学毕业生9万人,35周岁以下人口净流入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服务全国全省创业。通过阿里巴巴、字节跳动、遥望网络等平台经济头部企业,探索“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覆盖全国模式,电商零售平台、服务新消费平台年带动就业机会超5500万个。浙江人才大厦创新“工作生活在未科、服务贡献在全省”的人才产业共富纽带模式,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先导区块已入驻来自9个山区县的11家创新型人才企业。

三、创新驱动发展,塑造共富内核

推动精益创业深度发展。2021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高企业28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6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数量超过全市的1/3;新认定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研发中心24家。此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14项(一等奖6项)。

构建融通创新全产业生态。瞄准头部企业,通过“补链”,提升产业集聚度。先后引进中电海康、vivo全球AI总部、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等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领军企业,2021年招引重大项目84个,与中法航空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展院(校)地科研合作项目10个,实现技术交易额182亿元。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立浙江省首个集“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产业园先后挂牌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四、资源协同共享,搭建共富平台

实施大孵化器战略。相继打造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5G创新园等专业化小镇集群。其中,梦想小镇作为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全国首个专精特新孵化基地、全国首个5G融合示范小镇,累计引进创业项目2830个,集聚创业人才2.3万人。人工智能小镇入选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园区,引入高端研发机构19个、创新项目966个,吸纳创新创业人员近9500名。

推动开放平台建设。浙大医学中心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菜鸟驿站智慧校园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重大项目全部建成,续建中电海康省级产业服务综合体。成功举办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等各类双创活动197场次,形成一套以会引才、以赛招商、以交流促合作的常态化机制。

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深入开展山海协作,支持飞地模式发展,带动浙江内陆市县经济腾飞。“山海协作”产业飞地衢州海创园入驻企业达59家,涵盖衢州市全部6个山区县;杭州丽水数字大厦累计引进企业80家,覆盖丽水市所辖全部9个山区县。

五、科技金融助推,解锁共富密码

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全国首创“人才险”“人才贷”,落地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与“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加速器”项目。企业数据产权质押融资登记及交易列入全省试点。加快布局未来科技城互联网金融总部基地、建立科技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为双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

构筑资本技术对接机制。打造“资本与技术随时对话”创业环境,累计引进股权投资机构1512家,资产管理规模3405亿元。国资金控集团产业引导基金已设立子基金44个,在投项目超600个,实投140亿元。联合浙股集团举办“浙里融”路演系列活动,123个项目成功融资74亿元。推出“金融服务直播间”,累计直播60场,服务企业超1万家次。

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抢抓创业板注册制和科创板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凤凰计划”,累计上市企业15家,列入培育库41家,在新三板或股权交易中心挂牌675家。以此为支撑,2021年余杭区被浙江省政府评为推动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