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浙江省海盐县—四川省屏山县正式牵手以来,两地大力实施共建产业、劳务就业、人才培育等协作,为屏山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2020年,屏山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贫困户10724户共计42819人全部脱贫。2021年,《共建浙川纺织产业园持续提升协作地发展内生力》入选全国东西部协作培训班典型案例;“海屏产业协作模式”入选浙江省2021年度对口工作模式名单;“全产业链发展破‘瓶颈’,小水果做成大产业”项目入选浙江省2021年度对口工作典型案例名单。1月26日东西部协作工作接受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治栏目采访及节目录制,将于2月25日在CCTV-1和CCTV-12频道播出。
一、无中生有建园区,小众变主导
“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破解“建什么”。两县充分利用屏山县向家坝电站“扶持电价”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海盐纺织产业有结构性转移的需求优势,找准协作结合点,共同在屏山县谋划建设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的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目前园区累计引进纺织企业36家、总投资289亿元,预期产值428亿元,平均利润率达12%以上。园区获评“国家火炬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破解“怎么转”。海盐县出征5名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团队,蹲点园区实地指导,为屏山县42名干部搭建经济管理学习平台。将浙江“亩均论英雄” 和 “最多跑一次”经验带进屏山,明确亩均税收不足15万元的项目不引进,落后代际设备的转移不承接,实现在园区落户的企业高频落地、高效产出。目前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其中天之华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涡流纺企业、弘曲项目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缝纫线企业、润厚项目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机织用包覆纱企业。
“造血机制+共富平台”,破解“为谁建”。利用东西部协作专项资金,在屏山县设立“基金池”,向园区就业的脱贫人口发放稳岗补贴。建立 “三步协同”工作模式,通过“出台协同政策、加强劳务对接、搭建就业平台”方式,吸引了屏山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改进了农村劳动力输转方式。园区直接吸纳就业 80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1040余人、移民人口1200余人。
二、数字赋能强农业,传统变特色
从生产端发力,深化供给质量改革。派出海盐县首席农技专家,在屏山县推广嘉兴市“农业全产业链改革”经验,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逾1000万元,编制《屏山县茵红李标准化栽培模式图》,推行标准化栽培,实施“七统一”标准化管理。实行果园数字化管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21300亩茵红李产业示范园项目,带动屏山全县12万亩茵红李品质提升,茵红李产量产值连续三年递增,逆势增收累计9.3亿元,让“小水果”坚实支撑2.5万种植户(含4500余户脱贫户)稳定增收致富。数字化管理的推广使种植户从习惯“增产增收”思维转变为“控产提质增效”。
从组织端发力,优化生产要素配套。在屏山县当地探索 “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组建县、乡(镇)、合作社三级专家服务团队,实行农技人员联基地模式,把讲坛搬进果园,把栽培模式图张贴在农户墙上,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试验,实现“农技推广零距离”。培育建优“县级农合联+合作社联合社(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场主(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制度模式,整合资金建设4个大中型水果交易中心,修建350余个冻库,实现从生产基地到目标市场构建完整产业链。
从销售端发力,强化产品营销能力。协助屏山县统筹东西部两地市场,通过推介会、品鉴会等方式,央视推广、《南方农村报》报道等形式,在海盐县设立屏山县农产品直销店,承接嘉兴水果批发市场,帮助屏山县每年向嘉兴地区销售茵红李逾1亿元。协助引进阿里巴巴、好实在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屏山县,2021年茵红李电商销售额突破6500万元。
三、互联互学强交流,赶超变跨越
干部互派互驻增交流。海盐县先后选派了原常务副县长、县政府办副主任等领导干部赴屏山挂职,同时创新专技人才“组团式”帮扶模式,每年派出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干在一起、拼在一处,为当地打造一支“留得住、能干事、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先后组织屏山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劳动技能人才等8802人次来海盐县委党校、浙江大学等单位,进行乡村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县域经济发展等专题培训,提升干部人才发展理念、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专业互动互学转观念。两县职业学校共同探索“1+2”的办班模式,共组织226名屏山县学生来海盐县理工和商贸学校就读。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850万元,在屏山县建设18间同步课堂,实行屏山县中小学智慧远程教育全覆盖。共建中医院特色科室,先后选派53名医疗专家驻点屏山县级医疗机构,派出29人的卫生医疗专家组分批赴屏山县开展巡回医疗指导活动。
劳务协作协同促就业。围绕“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为有序推动屏山县务工人员转移就业,海盐县出台屏山县来盐就业稳岗政策,同时在海盐县人事人才网站开设“东西扶贫专栏”和“屏山县籍务工人员信息库”,挂牌成立海盐—屏山劳务协作工作服务站。两县联合举办5场招聘会,截至目前134名屏山脱贫人员在海盐县稳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