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来乡村建设引领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2-01-05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农经处 浏览次数: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基础上,着眼于乡村高质量振兴和共同富裕主题主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聚焦五化(人本化、数字化、融合化、生态化、共享化)十场景(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智慧、治理、党建),探索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以人为核心的乡村现代化基本单元,建成未来乡村3个,正在建设5个,其中莲花未来乡村2020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0099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5%以上,是全国首个建成的田园型未来乡村、发布了全国首个未来乡村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乡村未来社区引领共同富裕新征程》入选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典型案例。未来乡村已成为推动乡村高质量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重要平台。

一、试点先行,探索未来乡村新体系。2019年,依托莲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涧峰村、五坦村、西山下村3个美丽乡村和芝溪的区位、产业、环境等优势,“一溪一园三村”连片抱团发展,谋划建设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8平方公里的莲花未来乡村,先行先试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聚焦未来乡村五化十场景,通过场景塑造、产业再造和社群营造,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产业、乡村文化、基层治理、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提质提效提能,发布了全国首个未来乡村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其中4项为全国首创、3项独具衢江本土特色,启动编制全国首个未来乡村评价导则,探索构建未来乡村标准体系,为系统全面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指引。

二、全域推进,建设各美其美新单元。在莲花国际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2021年衢江区制定《衢江区全域推进乡村未来社区创建实施方案》,按照“1+2+5+N”工作布局全域推进乡村未来社区创建,其中“1”是首批试点莲花国际未来乡村;“2”是第二批试点横路贺邵溪未来乡村和高家盈川未来乡村;“5”是后溪镇泉井边村、云溪乡孟姜村、杜泽镇西庄村、湖南镇白坞口村、太真乡王家山村5个精品村;“N”是在上述8个乡镇创建点基础上,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创建,通过“三生为基、共富为核、产业为纲、善治为要、文化为魂、数字赋能”,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产业、美好生活转化,着力打造一批兼具“自然味、烟火味、人情味、生活味、乡韵味、人文味、农业味、诗画味、科技味”的高品质生活未来乡村,使未来乡村成为康养衢江大花园最靓丽的风景。

三、产业融合,拓宽生态共富新通道。发展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推动26家农业主体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营模式新的新型农业项目。霞光科技农业园采用科技设施调温、调湿的水肥一体应用,降本增效,每亩收益可达10万元以上。开展“两山银行”改革,盘活山、水、田、闲置农房等资源,村民可获得固定利息、投资收益和盈利分红。例如莲花未来乡村通过收储一批闲置农房,引进铺里·九宫格、铺里·鹊巢等5家主题民宿,每年可为村民增收2万元以上。建立“政府+企业+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政府主导、企业主营、村民主体”的项目运行模式,推行和支持“自主创业,土地(投资)入股、就地就业、扶持低收入农户”等增收模式、形成“租金+股金+薪金”的财富分配机制,4000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75户低收入农户每年增收超过1000元。2020年,莲花未来乡村共有各类产业经营主体150家,全年吸引旅居游客30万人次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99元、同比增长15.1%。

四、数字赋能,共享智慧和谐新生活。优化智慧生活服务,建成智慧自行车慢行系统、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智慧导览系统等“智慧+”项目,手机端上线“我要建房”“慢病守护”“医保问答”“智守护”“助残一件事”等5个应用,落实无人超市、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机等数字服务终端,形成15分钟智慧便捷生活圈,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的便捷度和幸福感。优化邻里共享服务,以“共享”为主线,建成乡村客厅、南孔书屋、盒子空间、共享餐厅、乡贤工作室、小而美市集等邻里活动场所,为各类人群提供了邻里交流、文化沟通、情感分享的平台。优化基层治理服务,积极探索良法善治在乡村的广泛应用,按照“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总要求,创新探索“线上+线下”的村民自治评分体系。线上,在衢江村情通中开设“未来乡村”版块,以“莲里看、莲里抢、莲里助、莲里建、莲里办”为五大场景,通过完成任务获取莲花分。线下,通过衢州有礼“八个一”、乡村振兴、邻里和睦等7大方面评分算出村民每月的莲花分。莲花分可在兑换超市中进行日用品兑换,目前已建成兑换超市3处、每月兑换物品价值超1000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