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存转化文旅胜地 历史建筑焕发新生活力

发布日期:2022-01-10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批示意见,切实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河沿岸部分工业遗存通过空间、功能转化让历史建筑蝶变为文化旅游胜地,有效推动了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京杭大运河以东的原杭州“八大厂”之首——浙江麻纺厂建筑行政大楼被杭州市政府列入了第五批历史保护建筑名录。为传承优秀历史文脉、规范化、精细化地推动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杭州市启动了浙江麻纺厂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保护上:做好建档、测绘和价值评估工作。收集历史沿革资料,对建筑进行勘察和测量,形成全面的档案资料,编制建筑保护利用导则,量身定制“保护利用说明书”。在传承利用上: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特别建设了一条荣华里小区——浙江麻纺厂文化走廊,打造“浙麻印象”文化主题广场,展现浙麻文化的记忆元素。

大运河畔的绍兴古城,一座充满文艺和历史气息的“徐渭艺术馆”悄然而生,而它的前生是绍兴机床厂旧址。厂房旧址在设计上吸取了青藤书屋建屋造园的精髓,现改造作为艺术馆使用,不仅联结传统民居的周边建成,也满足了当代艺术展览的需求。自2021年5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138084人次,成为当下绍兴古城更新的地标式公共文化建筑。

杭州钢铁厂搬迁后,杭钢旧址即将打造成为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公园,预计2022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2023年底部分投入试运营。该项目列入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大运河杭州段的新地标。工业遗存的有效利用让历史建筑焕活了文化脉络,有机的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协同发展传承了优秀的历史文脉,在推动城市更新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成为文旅融合的靓丽风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