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我省于今年3月启动“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经过省市县三级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于6月底实现专项治理台账退出率100%,早于国家“6月底台账退出率达80%,年底退出率力争达100%”的治理要求,提前实现清零目标。
一、总体情况
此次专项治理台账涉及我省的名单总计2027条(含失信被执行人和行政处罚)。截至6月底,已全部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专项治理工作台账填报的补充说明》要求,完成台账治理退出,实现全清零。其中,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77条,剔除已进入破产程序、因长期失联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已注销或吊销等情形的主体554家,实际纳入治理数623家;行政处罚名单850条,剔除已进入破产程序、因长期失联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已注销或吊销等情形的主体33家,实际纳入治理数817家。对照“企业无法联系”“企业可联系但反馈不再经营”“企业可联系且尚在经营”三种情况开展形成工作闭环,退出台账。
(一)失信被执行人的治理情况
“企业无法联系”的,共316家,纳入重点监管的316家,完成率100%。
“企业可联系但反馈不再经营”的,共190家,已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完成工作闭环,完成率100%。
“企业可联系且尚在经营”的,共117家,全部完成重点约谈、信用承诺、重点监管规定动作,形成工作闭环,退出台账,完成率100%。
(二)行政处罚的治理情况
“企业无法联系”的,共92家,纳入重点监管的92家,完成率100%。
“企业可联系但反馈不再经营”的,共12家,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完成工作闭环,完成率100%。
“企业可联系且尚在经营”的,共713家,全部完成重点约谈、信用承诺、重点监管规定动作,形成工作闭环,退出台账,完成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联动部署。接到国家专项治理任务后,省信用办第一时间部署研究国家有关治理要求,形成正式转发文件,将工作任务、要求及时准确分解到地方,同时对国家下发的名单按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属地区分,背靠背下发给各地市,做到上下统一联动,对账销号。
二是专人专班,落实责任。成立由省信用办牵头,省信用中心具体负责,各地市信用办协同推进的工作专班,建立工作钉钉群,及时交流研讨治理工作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同时,按照月度上报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强跟踪协调,及时掌握地市的治理工作进度,对进展缓慢的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治理任务按时完成。
三是全面摸排,先易后难。各地市根据本地治理台账的实际情况,细分区域先易后难进行全面摸排,落实责任。例如杭州市专项治理名单占到了全省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涉及13个区、县(市),为明确任务分工,杭州市根据治理名单经营地址划分责任片区,按照就近原则,由各区、县(市)信用办同志同步上门治理;省、市市场监管局登记的治理名单由市信用办同志上门治理,确保不留盲区死角。台州市信用办高度重视,形成了以县(市、区)为主,行业主管部门为辅的治理机制,每周对进度滞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倒逼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本次治理工作涉及的治理名单均是十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失信被执行人的市场主体,存在部分主体拒不配合和工作负责人难以联系的情况。为加强专项治理措施的实施推进,省、市信用办均加强了与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法院等部门的协作,及时获取到市场主体的经营情况、经营地址和联系人等基础信息,为完成治理工作闭环提供帮助。例如衢州市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组织全市20多家失信治理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强调企业守信意识重要性,指导企业如何开展履约与信用修复,完成台账治理退出。
三、下步工作
一是加强预警监测。依托“信用中国”和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大对我省在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监测力度,提前发现并预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下发任务到地市,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约谈,并开展信用修复。
二是强化联动协同。根据现有省、市、县(市、区)纵向联动和与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强化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应用协同等方式,推动“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