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计划 >“十四五” >专项规划
索引号:002482031/2021-37177 组配分类: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浙江省发改委 生成日期:2021-05-25
文件编号:浙发改规划〔2021〕196号 统一编号:
有效性: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信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6-30 14:13 信息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5月25日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和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独具中医药特点的“中国方案”。为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水平建设中医药强省,特编制《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编制,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规划背景

浙江是中医药发祥地之一,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2005年系统部署了中医药攀登工程,亲自推动浙江中医学院升格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我省全国首家省名中医研究院成立时亲自致贺信,提出“努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殷切期望。“十三五”以来,我省坚持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紧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主线,强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协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中华民族瑰宝”魅力和活力不断焕发。

(一)现实基础

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我省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杭州跨湖桥遗址陈列着世界第一个草药罐,在良渚古城遗址、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芡实等中药以及中医器具,宁波田螺山出土的灵芝样本,将灵芝作为医药用途的使用时间至少追溯到6800年前。世界最早的官方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国第一家官办民助医院安乐坊、第一所新式中医学校利济医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中医学校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等均诞生于浙江。全省拥有清末以前有案可查的中医药著作1800多种,有史可考的名医1700多人,《中国医学史》收载有重大贡献的医家58人中浙籍医家就有20人,形成了丹溪学派等十大流派,当前仍有何氏内科等诸多中医流派在传承发展,拥有“江南药王”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张同泰、天一堂、桐君堂等一批百年老店。

专栏1  “浙派中医”十大流派

序号

学派名称

学派内容

1

丹溪学派

以元代义乌朱震亨(朱丹溪)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格致余论》等。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中滋阴派的代表,并作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重要标志,影响深远。丹溪学派弟子众多,其中代表弟子有赵道震、戴思恭、楼英、王履等。

2

永嘉医派

南宋时期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一个主要医学流派,以陈言为代表人物,其弟子有王硕、孙志宁、施发、卢祖常、王暐等。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病因学说中著名的“三因论说”。

3

绍派伤寒

起源于绍兴地区有关外感病证治的一个学术流派。该流派发端于明代张景岳(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伤寒典》,形成于清代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其传承代表人物有张景岳、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徐荣斋等。

4

钱塘学派

明末至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地域形成的一个医学流派。以钱塘医家卢复、卢之颐、张卿子为开山祖,以张志聪、张锡驹为中坚人物,并有高士宗、仲学辂为衣钵传人,其代表作为《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本草崇原》等。

5

医经学派

以研究《黄帝内经》为主的一个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有滑寿、马莳、张景岳、张志聪、高士宗、俞樾等,在类分研究和考订注疏《黄帝内经》方面卓有成就,对于《黄帝内经》的学术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6

伤寒学派

以研究《伤寒论》为重点的一个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有朱肱、陶华、柯琴等,分别著有《南阳活人书》《伤寒六书》《伤寒来苏集》等,均影响深远。

7

温病学派

研究温热病的一个学术流派,代表人物为王士雄(王孟英)、雷少逸、何廉臣、章楠、吴贞等。温病学派的代表作有《温热经纬》《时病论》《重订广温热论》《伤寒指掌》等。

8

本草学派

以研究中药性味、功效、炮制、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学术流派。学派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唐代宁波人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宋代杭州人裴宗元等受命编撰《和剂局方》,元代海宁人吴瑞著《日用本草》。清代海宁人吴仪洛著有《本草从新》,载药670余种;钱塘人赵学敏作《本草纲目拾遗》,收载716种《本草纲目》未收载或叙述不详之药,成为本草研究又一丰碑。

9

针灸学派

从事针灸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一个学术流派。宋代瑞安人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为首部针灸临证专著,嘉兴人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为常见急病的灸法专著。元代兰溪人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该书列入四库全书子部。元末余姚人滑寿将任督二脉归入十二正经,始有十四经之称。另有明代四明人高武著《针灸聚英》,衢州人杨继洲著《针灸大成》等。

10

温补学派

倡导并善于用温养补虚方法治疗虚损病证的一个学术流派。代表人物为明代绍兴张景岳、鄞县赵献可等。张景岳创制左归、右归作为治疗命门先天水火不足的主方。赵献可著有《医贯》等,善用六味丸、八味丸加减调补阴阳,对后世温养补虚有积极的作用。

专栏2  全省地方特色中医流派

序号

学派名称

学派内容

地区

1

何氏内科

创始人为何任,首届国医大师,曾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中医药学会会长,是著名的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何任先生临床精于内伤杂病,肿瘤妇科,对于湿温时病也多有研究。主要传承人为范永升、何若苹、顾锡冬等。

杭州

2

杨氏内科

创始人为杨继荪,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著名杨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杨氏学术流派的主要特色为:坚持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又能吸取现代医学的长处,主张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不因循守旧,善于创新。主要传承人为葛琳仪、徐志瑛、潘智敏、蔡宛如、宋康、罗秀素。

杭州

3

叶氏内科

创始人为叶熙春,师承叶天士学术流派,对温病学说造诣尤深。叶熙春精于内妇,宗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和叶天士“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法治疗痰饮病;治疗胃痛重胃腑的和降通达,推崇脾胃分治理论与胃阴学说;主张通补奇经疗妇科杂病;擅治湿温时证,湿温辨治注重查舌、善辨斑疹白㾦,以宣化渗湿为大法。主要传承人为李学铭,以及马红珍等为首的肾病科团队。

杭州

4

姚梦兰内科

姚梦兰中医内科是以余杭仁和永泰姚梦兰为奠基人物,传承至今一百七十余年的中医内科流派。姚梦兰为晚清浙江四大名医之一,蜚声江浙,擅治温病、虚劳。姚梦兰受业弟子颇多,子耕山、良渚莫尚古、平宅马幼眉,声名尤著,人称“三鼎甲”。第三、四代中叶熙春、史沛棠、李学铭、史奎钧是国家级名中医,一百七十余年来相传七代,传人辈出,迄今已有三百余人。现存著作有《姚梦兰医案》和手抄《医灯集焰》。姚梦兰中医内科于2009年获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评定鲁硕彦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俞建卫、王建定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杭州

5

裘氏妇科

裘氏妇科学术流派发源于武林钱塘,由著名妇科专家裘笑梅先生创始。以王金生、盛玉凤、罗杏娟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萃》《叶熙春医案》等。浙派裘氏妇科弟子众多,其中代表弟子有王金生、盛玉凤、罗杏娟、张灵芳等。

杭州

6

杭州何氏妇科

何氏女科形成于清末,原为绍兴钱氏女科外姓第二支脉,先祖何九香(1831-1895)从业钱宝灿,学成即悬壶杭城,不久便以医名誉满钱塘,二世何稚香(1870-1949)尽得家传,医术齐名,其重视整体,尤其讲究脏腑经络辨证,以调整奇经为调治妇疾之重要手段,对月经、崩漏、妊娠病症有独到的治法。何子淮、何少山为何氏三世传人,又是何氏女科集大成者。现为杭州市中医院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工作室负责人何嘉琳。

杭州

7

罗氏伤科

罗氏伤科肇始于罗氏先祖,治伤擅长手法,既精于内治,又施与手术。第六代传人罗国梁,提出了“伤科诸证,从瘀从湿”,发展了“专从血论”,增补了治湿十法。主要传承人:肖鲁伟、童培建、刘晋闽、何进。肖鲁伟传承人:金红婷。童培建传承人:厉驹、毛强。

杭州

8

富阳张氏骨科

张氏伤科始于富阳东图张士芳,下传五代,授徒40余人,其孙张绍富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形成了整体辨证、手法整复、杉皮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骨伤,著称于世,现富阳市中医骨伤临床治疗即以张氏骨伤科传统技术为主。

杭州

9

詹氏骨伤科

18世纪初期,詹氏中医传至詹锦鹤后逐渐形成了较为体系的医技门派,主要以詹氏中医骨伤疗法的独特手法整复、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为特色。1886年,清同治五年,詹锦鹤之子詹天华创立了詹氏医馆“怀德堂”。至20世纪中期,以詹庄锡为主要代表的詹氏学派在浙江落地生根,与夫人李有娟,女儿詹新宇、儿子詹振宇共同创立了詹氏医疗,目前有4个医院。詹氏学派弟子众多,其中代表弟子有詹振宇等。

杭州

10

宣氏儿科

“宣氏儿科”流派创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创始人宣振元先生擅治“惊风”驰名杭州,世称“惊郎中”。省级名中医宣桂琪为宣氏儿科第三代传人,强调“治儿病需知调气”;治外感,驱邪务净,善用“三宝”;治杂病,重调治,宜扶益,少滋补;治急惊贵当神速,治慢惊分清病机。主要传承人:二代传承人为宣志泉;三代传承人为宣桂琪、宣菊英、韩吕元;四代传承人为宣晓波、王晓鸣、陈华、陈健。

杭州

11

邬氏皮肤科

始创于民国初年,传承百年。创始人为邬春阳,民国初年在杭州悬壶济世,求治者络绎不绝。第二代传承人为邬思皋、邬诗英,第三代传承人邬成霖,为省级名中医,开创独特的皮肤病中西结合疗法。

杭州

12

金氏针灸

金氏针灸流派创始于中医针灸名家金文华,其强调治经者纵其力,通络者横其力;善用导气祛邪,聚气培气之补泻手法以调气血之逆乱。金氏针灸传承弟子在继承的同时,创新和引进了粗针、腹针等疗法,临床运用卓有成效。主要传承人:二代传承人为张淑华、赵本传;三代传承人为宣丽华、徐福、徐勇刚、莫晓枫;四代传承人为吴翔、毕颖、虞冰艳、吴高飞。

杭州

13

翁梅沈氏针灸

沈氏针灸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创始人临平翁梅沈厚芳。治疗小儿疳积、喉痹、腹泻颇具特色,多举措并施等手段,在当地享有盛名。传人代表沈坤泉、沈淼耿等。沈氏针灸被列入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代传人王云松任职余杭中西医结合医院南苑分院,为疳积专科负责人,被评定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杭州

14

柏氏眼科

柏氏眼科流派创始人柏敦夫,特制“退赤眼药”、“退翳眼药”,名噪江南。中医名家柏仲英继承前业,传承人省级名中医柏超然等,在中医药治疗儿童弱视、青少年近视和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主要传承人:二代传承人为柏仲英;三代传承人为柏超然、柏砚农、许春、任征、陈国孝。

杭州

15

塘栖黄氏眼科

黄氏眼科追根溯源,从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始,至今已有280余年历史。鼻祖黄葆元公,出生獐山永泰八字桥,十五岁时弃农行医于桑梓,专用眼药粉以外治为主治疗眼疾。1952年6月,黄氏眼科第六代传人黄甫乔、黄丙乔等携带全套制药工具,参加塘栖镇联合诊所(即现余杭区中医院),设中医眼科,以“四诊八纲”为理论基础,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方法,自制“青宁丸”等中药用于临床治疗眼疾。至今,余杭区中医院仍延续黄氏中医眼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专科。黄氏眼科于2009年被列入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晓芸被认定为本项目区级代表性传人。

杭州

16

阮氏中医针灸

阮氏中医针灸学术流派起源现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始祖可追溯至阮魁元,传承至今已有九代人,其传人主要分布于北京、绍兴、杭州等地。流派后代在传承祖业的基础上,既继承和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学术经验,也各有所创新。临床辨证中西医结合,施治针药结合,其中尤以传统针刺手法的灵活应用为诊疗特色,使阮氏中医针灸对于当代常见病、疑难杂症有很好的疗效。现有阮少南、阮步青、阮步春等传人。

杭州

17

杭州杨氏内科

近代杭州市中医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中医世家,起源于余杭杨仰山,其子杨少山、弟子盛循卿等,并得热病专家王泽民的精心传授,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对脾胃病、温热病、肺系病、肺部肿瘤等有独到疗效。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杭州

18

董氏儿科

董氏儿科可追溯至董云岩(1798-1876),云岩之子董丙辉,善治内妇,更专儿科,在当地和周边颇有名望。渍辉之子董水樵(1857-1920)以儿科称其学,其子董廷瑶(1903-2000)是海派中医中“董氏儿科”的创始人。弱冠之年,继祖业,独立应诊,以其家学渊源,医术精湛,名闻江浙。抗战避难迁沪,悬壶上海,专擅幼科,名噪遐迩,享誉海内外。其子董维和、董幼祺,其孙继业均承其业。

宁波

19

陆氏伤科

陆氏伤科起源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58年前后),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三百年之久。明末清初,陆氏伤科始祖陆士逵精通武道,钻研《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伤科补要》等经典,成为伤科名家。第六代传人陆银华,承祖传独特整骨上骱手法外,又结合膏、丸、汤、散秘方治疗外伤、骨折,为浙东地区的一代疗伤圣手,后世传人众多,代表传人有陆芸香、陆海善、陆海昌、陆海良、陆念祖、陆君玉、陆祖安、陆建祖、陆君等。

宁波

20

宋氏女科

宁波宋氏妇科起源于1300年前的唐开元年间,唐代丞相宋璟为宋氏妇科始祖,宋璟既为良相又为良医,子孙后代承其医术,代代相传。宋建炎年间,宋璟后人宋钦随宋高宗南迁临安再定居四明,宋氏妇科传入宁波并得到传承和发展。明代宋博川任职太医院御医,撰写了《宋氏女科产科全书》。明万历年间,宋林皋结合祖上所留妇科医论和临床资料以及自身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宋氏女科撮要》,又名《宋氏女科秘书》。至清朝,宋金熙开办“杏春堂”诊所,晚清时期,宋紫清在宁波谦和当弄分设“济世堂”诊所,并著有《妇科秘录》。宋氏妇科传人众多,代表有宋世焱、宋光济、宋泽军、宋琳奕、宋逸民等。

宁波

21

慈溪劳氏伤科

劳氏伤科已有490余年历史,是浙东中医骨伤的主要流派之一。鼻祖劳双龙,字天池,余姚人(今属慈溪境),子孙世传其业,著有《劳氏家宝》及《劳氏祖传秘方》。劳祥和为劳双龙十世孙,擅跌打损伤、头颅外伤、刀斧伤、破伤风、正骨入穴等诊治,后世传人有劳建民、劳金渭、劳维佳、蔡水奇、黄群等。

宁波

22

钟氏内科

钟氏内科在宁波有近200年的历史。创始人钟成瑶,为甬上名医,以“辨证入微,‘四纲’挈领;善调脾肾,治病之要;理偏求和,相反相成;遣方用药,精简而廉”的治疗原则,善治内科杂病。后世传人众多,代表为钟章元、钟纯泮、钟一棠、钟一桂、钟忻裕、钟之洲等。

宁波

23

南拳伤骨科王燛薪堂学派

创始人为王宗茂,少年时到嵩山少林习武,后来到泉州南少林任教习,寺僧大多法、武医兼通,精通武术伤科。擅长伤科医术,利用当地草药,结合南北派正骨术创正骨新法。王燛正骨疗法,专治骨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膏药贴敷疗法,隔物灸药饼,浙南中草药治疗跌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伤科疾病。第八代代表人王步云,王步焕,王步程,王步仙,王步年,第九代王魁胜,王魁锋,王振,王建诚。

温州

24

马氏传统医学

创始祖马衍潢为明末清初从宫廷逃难至温州,鬻宫廷眼药维生,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马寿炯,主治不孕症,第三代马颂平就读于杭州医专,精通妇科;第四代马大正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为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第三、五、六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老师,擅长治疗不孕症和妇产科疑难杂症,善用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

温州

25

嘉善吴氏内科

对温热病、痹症、肝胆胃系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对舌诊有独到的研究。创始人为吴炳,字云峰,生活于清嘉庆、光绪年间,嘉善人。吴炳以医术济世,享誉嘉善、上海一带,特别注重学、问、思、辨四字,著有《证治集腋》(一名《证治心得》)12卷,吴炳门人很多,凌文炳、周经魁、莫镛、丁友渔、周倬云等,儿子吴树人,继承家业。吴树人学生陈良夫,传希白、凌峰之书,编辑《延陵医案》,留有《颍川医案》十二册,传承人为孙凤翔、徐石。

嘉兴

26

秀水医派

嘉兴“秀水医派”的形成发展与嘉兴的地域、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嘉兴地处江南水乡,交通发达,明宣德年间在此明确设立“秀水县”,是“秀水医派”的地域性含义,嘉兴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因此“秀水医派”又有着重要的文化属性。“秀水医派”人才辈出,成绩卓然,如养生家曹庭栋、黄凯钧,时病专家茅雨人、王学权、郭右陶,眼科专家顾锡,伤科汤御龙,女科陈谢、肖勋等,均为秀水医派的英才。

嘉兴

27

桐乡陈木扇女科

陈木扇妇科起源于唐朝,钱塘人陈仕良以善于医术闻名,尤其擅长调治妇科各病,到宋代,陈沂了陈仕良的医术,官至翰林院金紫良医,因皇帝赐“罗扇”而得名。著有《荩斋医要》,明万历时,陈谢迁到石门(今桐乡崇福镇),是郡县妇科之首,是桐乡陈氏妇科的第一传人,家藏《女科秘要》。陈氏子孙辈的传承,都仿照宫赐的木扇刻扇,作为嫡传的凭证,称之陈木扇。为浙江四大妇科流派之一。现为浙江省中山医院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工作室负责人陈学奇。

嘉兴

28

吴氏内科

以现代湖州四大名医之一吴士彦(1920-2001)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吴士彦临证经验集》《吴士彦医案》等。吴士彦医术得自家传,从学于其父吴桂芬先生,复问学于浙江省名老中医宋鞠舫先生,吴桂芬为晚清民国时期湖州著名中医,师承于清代湖城名医凌晓五的弟子朱皆春。吴士彦先生是浙江省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临证擅长诊治温热病、内科杂病及疑难危重症,胆大心细,善用经方,处方简练,日诊百余人,享誉浙北及苏皖周边地区,被誉为“吴神仙”。其弟子有姚源坤、魏明、俞凤英、卢惠荣等湖州市名老中医。

湖州

29

朱氏内妇科

以现代湖州四大名医朱承汉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医林荟萃•朱承汉专辑》。朱承汉医学得自家传和师授,从学于其父朱子文先生及浙江省名老中医宋鞠舫先生,朱子文为晚清民国湖州著名中医,师承余杭名医葛载初氏。朱承汉先生是浙江省名老中医,医教双馨,擅长内科、妇科,在浙北乃至整个浙江省都有较大影响。其弟子姜琦先生系浙江省名中医,陆拯系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第二届浙江省国医名师。再传弟子有当代刘建新、李亚平、陈明显、关新军等。朱氏医学早有“四代薪传”之美誉,现已有序传承五代。

湖州

30

杨氏外科

以近代湖州杨詠仙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杨詠仙医案》,杨詠仙作为浙北太湖流域中医外科流派代表,并作为近代民国时期湖州知名的四大名医之一,杨氏外科以"内外并重"的诊疗技术,在痈疽疔疖等中医外科疾病方面至今仍有优势,现桃李芬芳,如今花开四代,其中代表弟子有杨泰生(代表作《杨泰生临证经验集》),程祖耀(浙江省级名中医),王文达,程钊等。

湖州

31

德清俞氏外科

俞氏外科,七代相传,开始于明崇祯年间,世居德清下高桥,俞燧田(1855-1931)继承祖业,擅用消、散、箍、托治痈疽。对重症外疡有独到之处,用药精简独萃,自制自炼,自成流派。乡人俗称下高桥外科,俞燧田传子俞海门等,继承家业。

湖州

32

绍兴三六九伤科

绍兴下方桥伤科享誉萧绍平原一带,开始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已有800多年,经历了20多代,鼻祖嵇幼域,著有《秘传伤科》。他的儿子嵇绍继承父业,一直到明清年间,由其传人宏达法师授衣给南洲和尚,再传给张梅亭。张梅亭每逢农历二、五、八到萧山,一、四、七在寺中,三、六、九在绍兴城中,所以绍兴称之为绍兴三六九伤科,治疗手法以少林武术为基本功,用药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治调气扶正,外治活血散瘀、接骨愈伤。现存祖师嵇幼域《秘传伤科》张梅亭门人整理的《下方寺西房跌打大成》手稿5卷,《下方寺伤科》手抄本。目前绍兴县中医院继承了下方桥伤科的中医接骨。

绍兴

33

新昌张氏骨伤

新昌张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自主研发有治疗四肢骨折,根据病程有张氏骨伤1号方、2号方、3号方,治疗胸腰椎骨伤有张氏腰损方、济生肾气汤,治疗颈椎损伤有颈复方,治疗胸肋损伤有张氏顺气活血汤,治疗创伤性、老年退变性、风湿性关节疾病有张氏独活寄生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有张氏防栓汤,治疗挫伤、筋伤还有张氏伤膏等。传承人有张如愿、张成惠、张济美、张如岳、张如南、张孟超。

绍兴

34

回回堂血症学派

“回回堂”医派源自兰溪回回堂村,创始人吴荫堂创有治疗血证八法,在兰素负盛名。其代表人物有吴荫堂、吴士元。吴荫堂,人称“回回堂先生”。对医经无不精通,善治内伤杂病,对血症尤有专长,每治虚劳,投之辄效,远近多倚之,传有《吴荫堂血证脉案》手抄本数册及《吴荫堂医案》,影响颇深。其传人有吴士元、方耀滨、吴赛娥、汪建敏。

金华

35

金华邢氏内科

始于晚清,为20世纪50年代金华四大中医名家之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邢可棕为代表人物,擅长中医肝病及脾胃病的诊治,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邢氏内科代表弟子有邢文俊、邢章颖、邢章浩、邢滔等。

金华

36

八婺医派

以近代张山雷、陈无咎为代表人物,主张融洽中西,中善于西则执中,西善于中则执从西。他们的中西汇通思想通过兰溪中医专科学校和上海中医专科学校在江南地区造成了深远影响,八婺后世医家代表性传承人有张兆智、许锡珍、黄乃聪、吴心禅、翁文教、方寿徵。

金华

37

金华黄氏骨伤科

以解放初期王乃聪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伤科心法》等。为浙江省三大骨伤科流派之一,在省内与宁波陆氏骨伤科、嘉兴罗氏骨伤科齐名。其学术根基源远流长,始于明、清朝代,源于少林、武当流派,在浙江中西部地区影响甚大。金华黄氏骨伤科流派源于武当姜少庭公,师承郑克荣氏,是在黄乃聪先生为首的各位师门同仁的努力之下发展起来的,其中代表弟子有钱子洪、沈敦道、王锡林、陈东福、洪时清、陈有光、黄引红、季卫锋、黄立毅等,私淑弟子肖鲁伟。

金华

38

衢州雷氏医学

以清代衢州雷少逸(雷丰)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时病论》等。创造性地以四时八节统领诸病,综合六气、体质、饮食、情志、起居种种病因,灵活运用六经、脏腑、病因、三焦、经络等辨证方法,以治法统率方药,知常达变,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汇通伤寒与温病,新感与伏邪,时病与杂病的季节性疾病全新辨治体系,影响深远。雷氏医学弟子众多,其中代表弟子有雷大震、程曦、江诚、龚香圃、林钦甫、邱根祥等。

衢州

39

顾氏骨伤疗法

顾氏骨伤疗法,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传承五代。顾氏骨伤疗法具骨折、脱位闭合整复、小夹板固定、自制伤药外敷和汤药内服疗伤之特长,强调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善于察言观色、脉诊及伤科疾病的辨症论治,运用牵、拉、折、顶、抖、舒筋正骨的技能,形成整复、固定、药物、功能锻炼四步治伤要诀。顾氏骨伤疗法为第六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疗类)代表性项目。第四代嫡传顾岳全为第四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

舟山

40

章氏骨伤科

道光年间源于嵩山少林寺伤科,经历代传人结合东南沿海的气候、居民体质、地理环境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骨伤诊疗体系,总结出一整套内外兼治的理、法、方、药,如手法正骨、针刺疗法、中药内服、膏药外敷、经筋功法等技法。代表性人物有章玉堂、章显法、章岩友等。

台州

41

黄山头雷氏骨伤科

创始人雷仁祥,清末民国年间从师学武医伤,自成体系,擅长跌打损伤诊疗,清朝末任地方县长保镖,在景宁县县志有历史记载,整骨疗法列入丽水市非遗项目,第五代传承人雷建光。

丽水

道地药材优势明显。浙江素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拥有国内唯一以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省共有中药材资源2300多种,蕴藏量100多万吨,中药材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种数均位于全国前列。“浙八味”中浙贝母年产量占全国的90%,杭白菊占近50%,元胡、白术、玄参占30%以上,“新浙八味”中铁皮石斛占70%以上。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3万亩,总产量27万吨,总产值67亿元,分别较2015年增长43.5%、52.5%和26.7%。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药材品种审(认)定工作,并通过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三品”认证和合格证制度、中药材农药试验登记、推广产后安全加工技术等举措,有力提升了中药材质量水平。

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共有公立中医医院(含中医综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94家,包括省级4家、市级13家、县级77家,87%的公立中医医院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含三级医院34家,公立中医医院的服务总量位列全国前3位。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全省有55个县级中医医院牵头成立了医共体,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277家,建有中医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92.07%,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全省基层总服务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社会办中医发展迅速,全省拥有民营中医医院109家、中医类门诊部389家、中医类诊所2339家。

专栏3  全省中医医疗机构数量情况

序号

类别

机构数

(个)


公立

民营

1

总计

2963

126

2837

2

中医医院

203

94

109

其中:三级医院

35

34

1

二级医院

58

48

10

未评等级医院

110

12

98

3

中医门诊部

402

13

389

4

中医诊所

2358

19

2339

中医药疫病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在预防与救治中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中医药参与确诊病例治疗1268例,参与率为97.1%。中医药群防群控有效推进,制定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中药预防方,全省使用预防方达24万余人,一线医务人员、防控工作人员使用预防方剂100万余帖,为一线医务人员和防控工作人员实现零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被确立为省重点研发计划应急攻关项目,同时有34个中药制剂获批,有力保障了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中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提升。2020年中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0.8亿元,较2015年(161.3亿元)增长30.7%。康恩贝、永宁药业、万邦德制药、佐力药业、维康药业5家企业入选全国中药企业百强榜,7家中药企业成功上市(数量与广东并列第一)。康莱特注射液、百令胶囊、铁皮枫斗晶、银杏叶片、参麦注射液、青春宝片、黄芪生脉饮、胃复春等浙产中药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中医药产业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磐安江南药镇、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产业融合载体发展迅速,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开创国内互联网国医馆先河,省属国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成立运营。

专栏4  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平台

序号

类型

名称

备注

1

中药材种植

省级“道地药园”示范基地

73个

中药材特色强镇

国家级2个:淳安临岐镇、武义县白姆乡;

省级3个:淳安临岐镇、磐安新渥镇、象山贤庠镇

华东药用植物园

全国生态类型最丰富的药用植物园(在建中)

2

中药产业基地

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金华国家级天然药物生产基地

位于兰溪,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

3

特色小镇

磐安江南药镇

省政府命名的第四批省级特色小镇

慈溪鸣鹤“国医小镇”

4

特色街区

杭州五柳巷中医药特色街区

杭州桥西中医药特色街区

杭州河坊街中医药特色街区

宁波药行街中医药特色街区

温州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

金华胜利街-古子城

中医药特色街区

5

交易平台

中国(磐安)中药材交易博览会

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产地市场,已成功举办十三届

中国浙西(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博览会

已成功举办四届

6

健康旅游基地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2个

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94个

中医药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依托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等主体的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建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室6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251个、中医药类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并在磐安建有一个中药类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项目3个,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获省科学技术奖励5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9项;并主导制定了铁皮石斛、灵芝两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专栏7  “十三五”时期中医药科研项目一等奖获奖情况

奖励级别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

杭州市中医院

省级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基于肾主骨理论骨系细胞维持骨稳态的机制和应用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

铁皮石斛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

浙江农林大学

中医肿瘤瘀毒互结致病理论研究和应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

痛风脾虚浊阻理论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全省共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近4万名,每千常住人口拥有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0.65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引育不断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深入实施,拥有中医药领域院士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岐黄学者3人、省国医名师31人、省级名中医203人,建有省级以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86个。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已有287人获得从业资格。

中医药文化传播成果斐然。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编写《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成为全国首个将中医药教材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深入推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拍摄《守正创新的浙江中医药》宣传短片、开设《养生大国医》电视栏目,全面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全省共有9个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26个省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浙派中医”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以色列、罗马尼亚、白俄罗斯共建的“一带一路”中医药中心,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项目,并成为全国样板。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和南非西开普大学成功建立两家中医孔子学院、举办匈牙利“中医健康养生展”等。

(二)主要问题

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发挥不足。当前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存在中医特色淡化、优势弱化现象,中医药参与罕见病、急危重症救治有待加强。虽然我省中医医院整体实力较强,但普遍存在中医特色服务不足。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考核中,由于我省中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出院患者比例、中医服务项目收入占比等体现中医特色服务的指标得分较低,导致我省总体排名全国靠后。

中药产业基础不够稳固。“十三五”期间,中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省医药工业中占比从15.7%下降至12.4%,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省中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0.8亿元,出现负增长(2019年249.9亿元)。与兄弟省市相比,我省中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低于同期的广东(509.5亿元)、江西(500亿元)、江苏(280.7亿元)等省份。产业竞争力不足,我省入选全国中药百强企业数量(5家)少于广东(12家)、江苏(7家)等兄弟省份,缺少像广东白云山、江西江中集团这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药、重金属残留超标、近缘种药材与正品药材混用、非药用部位掺杂等问题时有发生,需要尽快完善中药种植、炮制、临床使用以及中药制剂等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

中医药创新整体效应尚未形成。中医药科研工作的碎片化、零散化问题较为突出,中医医院、中医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各类主体缺乏创新联动机制。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偏少、科研成果占比较小,“十三五”期间中医药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不足医学领域获奖项目的30%。中药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未能有效体现。中药企业创新投入普遍不足,“十三五”期间全省中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左右,不仅低于同期全省化学药品水平,也低于同期全省医药工业水平。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我省中药产品科技竞争力,中药大品种入选品种数量和科技竞争力排名都低于广东、江苏等省份。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新药9个,仅占全国4.3%;获批生产的中药创新药1个,仅占全国8.3%。

专栏10  我省在全国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排名情况

省份

入选品种数量(个)

科技竞争力排名

广东

47

1

贵州

39

2

吉林

39

3

四川

36

4

山东

35

5

江苏

34

6

北京

28

7

河北

27

8

江西

26

9

陕西

26

10

浙江

19

13

中医药人才面临青黄不接。区域中医医师数不平衡,温州、嘉兴和台州等地每千常住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低于0.5人。名老中医普遍年龄偏大,传承工作带徒少,年青中医人才成长成熟周期长,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短缺,基层中医药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有待破解。中医药院校教育存在“西医化”倾向,中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挖掘、转化利用不足。当前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医药文化遗迹“活化”利用的重视不足,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为文明素养和健康素养的举措不够。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宣传推广缺少有效载体和方式,中医预防保健理念和方法未能得到充分认可和应用,群众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不高,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医药缺乏了解、信任程度不高,中医药“一根银针、一株小草、一缕药香”的“简便验廉”优势尚未充分突显。

中医药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普遍存在的“以西律中”的现状制约着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有待完善,目前6000多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中,中医仅200多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数量少,不利于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创新,部分中医诊疗项目没有纳入医保目录。促进中药制剂研发和使用的激励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全省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三)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

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价值作用上,强调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目标任务上,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要求上,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把中医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来抓,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全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省中医药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出新彩。

中医战“疫”的生动实践凸显了中医药发展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医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和价值,为人类健康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医药方案,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持久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医药此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再次凝聚了社会对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共识,让人民对中医药的发展更添信心,让国际社会更加深切认识到中医药的价值。

群众健康观念转变和疾病谱变化释放了中医药发展的多元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深度老龄化等影响,城乡居民患病疾病谱的总体变化趋势为慢性和老年性疾病上升,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趋势逐步上升。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医疗服务模式逐步从治疗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保健、健康养生等成为居民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因其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整体性、经济性和副作用小等特点,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中医药应用前景广阔。

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和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提供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深厚土壤。我省数字经济发达,“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渗透到中医药领域,将有效提升中医药诊疗环节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就诊的便捷度和满意度。同时,三大科创高地的加快打造,将进一步吸引中医药人才集聚,推动更多重大科研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科技攻关项目落地,促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精密仪器运用到中药生产过程中,助推中医药新品创新研发,为中医药生产、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产业升级动力。

“一带一路”枢纽建设开创了中医药开放发展的国际舞台。目前中医药已遍布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在103个国家得到认可。随着我省“一带一路”枢纽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医药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市场将得到有效拓展。继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两个中医孔子学院,以及成立“中国—以色列中医药中心”“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中国—罗马尼亚中医药中心”后,更多中医药机构将在海外开设,为海外民众提供中医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2.面临挑战

中医药发展区域竞争挑战升级。近年来,各省(区、市)均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多地纷纷对中医药发展进行战略布局。云南、四川、吉林等地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保证种植区域的道地性、品种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江苏、江西等省相继发布中医药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并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广东更是率先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北京、上海等地凭借医疗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集聚人才、资金等中医药发展高端要素。

中西医并重方针仍需深化落实。中医药虽然不断发展,但与西医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全国中医类医疗服务量仅占医疗服务总量的16%,我省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中,中医医院占比不足25%,中医药类医疗服务资源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中西医发展不均衡现状依然严峻。此外,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与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尚不适应。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

监管标准趋严对中药行业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药品安全的监管,行业监管日趋严格,对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中医药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成药原材料的采集、加工、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规范,预计中药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一些中小规模的中药企业可能面临淘汰。

中医药走出国门任重道远。严峻的国际抗疫形势为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来契机,但中成药以处方药进入欧美等国家的主流医疗市场仍面临文化和技术壁垒的挑战。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加上中医的理论体系与西医不同,使得中医药理念完全被国际接受还有难度。各国对中医等传统医学管理、中药产品注册要求不同,制约了中医药在全球上市推广。中医国际化难以一蹴而就,未来在海外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更应不断提高中药材品质和制药工艺水平,建立完善质量追溯机制,助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和健康浙江战略部署,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坚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更加注重疗效、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融合、更加注重生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彰显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五种资源”价值,发挥中医药在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疫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从战略高度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医药强省。

(二)基本原则

注重守正创新。秉持“传承师古不泥古、创新发展不离宗”,坚持中医药发展规律,遵循辨证论治原创思维,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中医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突出特色优势。秉承中药材道地性、中医服务特色性等中医药发展“因地制宜”特点,深挖浙江中医药文化历史底蕴,推进全省中医药资源优势、中医服务特色优势与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等相结合,持续深化“浙”系列中医药品牌内涵建设,在传承创新发展中不断形成新优势、彰显新特色,永葆中医药薪火相传。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强化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等多链条集成,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理念融合、资源整合、标准耦合,促进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

努力争先进位。增强“窗口意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传承创新中注重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提高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中医药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从中医药大省迈向中医药强省。

(三)发展定位

全力打造“浙里中医”服务品牌。按照“建高地、夯基层、筑网络”的总体要求,形成中医医院特色发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特色突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强,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覆盖全民和全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和疗效,强化中医服务品牌效应,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氛围浓郁省份。

全力打造“浙产中药”产业品牌。发挥中药资源大省优势,坚持集聚发展、突出质量优先,以道地药材品质提升、高能级产业集聚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经典名方和中药复方创新发展等为重点,全面推动中药制造向更大规模、更优质量、更高层次迈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中药产业品牌。

全力打造“浙中医药+”创新品牌。围绕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协同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以高能级中医药科创平台、一流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等为引领,加快汇聚中医药创新要素,大力发展中医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中医药发展内涵,拓展融合发展空间,率先构建“中医药+”创新发展格局。

全力打造“浙派中医”文化品牌。深挖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强化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保护与研究利用,完善学术、学派、学科传承,搭建中医药文脉传承与文化传播载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建设,大力推进国际中医药文化和服务的交流合作,更好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形成更具深度和广度的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成熟定型,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和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医药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贡献度进一步凸显,中医药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在全国争先进位。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中医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省级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各设区市至少设置一所三级甲等水平的中医医院,95%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60%以上,中医药特色服务人次占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比率达65%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在全国绩效考核中总体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全部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全部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科,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置中医医师,努力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地。

中医药产业实力跃上新台阶。中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00万亩,中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产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六大中药谷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形成若干规模化中医药产业集群,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浙产中药”知名品牌,努力打造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地。

中医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建设一批高能级中医药科创平台和一流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比达3.5%左右,新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和省级名中医、岐黄使者100人以上,重点围绕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20项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力争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努力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增添新活力。打造一批中医药文脉传承与文化传播载体,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更加广泛,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和服务出口基地4个以上,努力争当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排头兵。

专栏11  “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5年

中医药服务

1

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个数

2

4

2

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比例

%

87

95

3

千人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

0.64

0.69

4

千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

0.62

0.66

5

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

%

44

60以上

6

中医药特色服务人次占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比率

%

50

65

7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的比例

%

91

100

8

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科比例

%

90

100

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置中医医师比例

%

92

100

中医药产业

10

中药材种植面积

万亩

83

100

11

中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210.8

400

12

中药出口总额

亿元

11.5

18

13

入选全国百强中药企业数

5

6以上

中医药科技创新

14

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比

%

2.83

3.5左右

15

实施中医药重大研发项目数

[11]

[20]

16

推广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数

50

100

17

形成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项目数

17

50

18

新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和省级名中医、岐黄使者人数

[74]

[100以上]

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

19

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

25*

30以上

20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数

7

13

21

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和服务出口基地数

3

4以上

注:1.[ ]为五年累计数;2.带*的为2019年数。

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理念全面融入居民健康生活,中医药在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与“重要窗口”相匹配、示范引领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

(五)空间布局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依托各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条件,坚持集聚化、差异化的空间布局导向,构建“一轴引领、四带联动、六谷集聚、全域支撑”的中医药发展总体布局。

一轴引领:构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轴。依托杭州、宁波沿线打造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引领轴。统筹优化中西医资源配置,加快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布局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全力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依托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甬江科创大走廊等科创平台,打造高能级中医药科创平台,做强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推动中医药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依托钱塘新区、滨海新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等产业平台,加快布局中药产品和中医药医疗器械等生产,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中医药龙头企业,全面带动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四带联动:打造四大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以诗路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各地中医药文化,整合相关资源和平台载体,串珠成链。重点建设以伤寒学派、绍派伤寒、本草学派等为代表的大运河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以钱塘学派、温病学派、丹溪学派等为代表的钱塘江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以医经学派、温补学派等为代表的浙东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以永嘉医派、针灸学派等为代表的瓯江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依托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建设,全力推动中医药跨界延伸发展,打造融合养生文化、山水文脉、遗产景区、生态旅游等元素的四大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

六谷集聚:做强六大中药谷。依托“浙八味”“新浙八味”等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优化提升中药材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中药产业基地,推动中药种植、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保健品等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打造浙中、浙西、浙北、浙西南、浙东南、浙东六大中药谷。其中,浙中药谷以金华磐安为中心,联动武义、东阳、新昌、天台、仙居等金华、绍兴、台州连片地区;浙西药谷以临安、建德、淳安、桐庐等地为主要节点,联动浙江西部地区;浙北药谷以安吉、桐乡等地为主要节点,联动嘉兴湖州地区;浙西南药谷以柯城、常山、开化、江山、龙泉、庆元、景宁等地为主要节点,联动衢州丽水全域;浙东南药谷以永嘉、乐清、平阳、苍南等地为主要节点,联动温州地区;浙东海洋药谷以海曙、余姚、定海为主要节点,联动宁波舟山地区。

全域支撑:构建覆盖全域惠及全民的中医药服务支撑网络。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融合互联网+中医药、健康食品、健康养老等领域,构建集中医药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疫病防治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服务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保障全体居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打造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引领,省、市、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重要组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其他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社会办中医机构充分发展,融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疫病防治于一体的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系统化、科学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更优质、更惠民、更便民。

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持续强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优化,规划实施中医医院强院建设项目,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鲜明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强化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推进市级中医医院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推动省级中医医院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形成高层次合作关系。构建中医优势特色专科体系,做优做强中医内科、妇科、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针灸、推拿、康复以及心脑血管病、肿瘤、肾病、脾胃病和情志病等专科专病,鼓励组建中医药专科联盟。到2025年,100%的县(市)建有一所公立中医医院,公立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全部配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加快推进中西医结合。整合中西医诊治体系,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长,“宜中则中,宜西则西”,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将中医纳入多学科诊疗体系,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专科)建设,融通现代医学高精尖前沿技术配置资源,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试点。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专项,对医院临床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药科室建设,增加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探索将必要的中医药培训内容纳入医师继续教育中。将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专栏13  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行动

1.中医特色医院建设行动。开展省、市、县三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化建设,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打造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实施10个左右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2.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行动。围绕重大疾病中医诊疗和中医优势专科,推进省、市、县三级中医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100个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3.中西医协同“旗舰”建设行动。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推广,推进中西医协同攻关,建设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机构。

4.中医药基层服务网络建设行动。推进1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加快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级。强化中医药服务“龙头”,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依托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成为中医药优势突出、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中医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一批创新类、继承类、服务类和基层优势类中医药重点学科,全力打造中医药“医学高峰”。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平台。全面推进中医药疗效临床评估,筛选临床疗效显著的名方名术名药,推广应用浙派中医“百医百方”。

专栏14中医高峰建设行动

1.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围绕中医临床关键要素和重点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2个以上,建设省级中医医学中心1-2个,省级中医医疗中心5个。

2.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布局100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十四五”期末,力争进入全国前3的中医学科数量达5-8个,前10的学科数量达20个以上,新增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构建新时代中医药应急防治体系。建立健全中医药分级分层疫病防治、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机制,完善中医药“关口前移、深度介入、全程参与”的重大疫情救治制度。健全中医药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好国家疫病防治基地(队伍)、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队伍),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设中医医院疫病防治基地、疫病病区,推动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依托现有人员力量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推进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全面形成以国家和省级疫病防治基地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疫病防治网络。

专栏15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行动

1.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行动。加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提升依托中医医院设施条件,加强肺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脑外科、胸外科、烧伤外科、骨伤科等重点专科建设,配置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按照相应要求建设相应病房和病区,并配置基本设备装备。

2.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行动。提升卫生应急技术装备水平、强化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医学防治理论技术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培训和演练,打造一流的国家级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3.中医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行动。推进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强纳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后备)医院的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升级,加强重大疫情救治中西医结合联合诊治制度,实施30个中医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丰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内容,明确各级中医医院的治未病中长期发展目标,培育推广20项中医药预防保健(治未病)干预方案。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体现到诊疗服务全过程,围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特点优化科室设置、诊疗流程和诊疗行为,探索行之有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推进中医药服务与临床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大众体育健身深度融合。加快在县域范围内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体系,实现家庭医生团队中医服务全覆盖。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普及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专栏16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1.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全面加强省、市、县三级中医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中心)建设,完成30家医院治未病科室(中心)建设。

2.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干预方案。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00%建有规范化的治未病科(中心),培育推广20项中医药预防保健(治未病)干预方案。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建设,强化中医药康复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服务供给,夯实中医药康复服务基础。发挥中医康复特色优势,开展亚专科细化的康复教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随访等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分别达到100%和8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可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鼓励其它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改善中医药康复服务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康复人才队伍建设。

专栏17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建设行动

1.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行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2个以上省级中医康复中心,使其成为中医药康复医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遴选20个以上的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中医科、综合医院康复科,开展中医医院康复能力和康复医院中医科室服务能力建设。

2.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行动。在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中加强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专项,培养一批中医康复人才。面向基层医疗服务人员开展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培训5000人,突出中医康复技术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中医康复技能和水平。

3.中医康复示范标准建设行动。开展中医康复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研究,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和伤残以及运动损伤等,梳理优化相关中医康复技术和方案,开展临床规范化研究并推广应用。制定20项以上中医康复单元相关疾病或功能障碍的技术规范、临床指南、康复服务技术包等,满足中医康复临床实践的指导需求。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推进社会办中医高质量发展。把中医药作为社会办医的优先领域,加强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品质。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骨伤、肛肠等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的妇科、儿科、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等医院,支持提供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推进公立中医医院与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业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与技术合作。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制度,鼓励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基层开办中医诊所,鼓励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聘请其在相应岗位执业。

(二)着力构建现代中药产业体系

聚焦产业化方向,大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质效,补齐中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促进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融通,突出中药产业富民,因地制宜、分区分块布局发展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道地药材产业基地和中药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切实打响“浙产中药”品牌。

品质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加强中药材原产地(种源、种质)、地理标志和品牌保护,依托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种质库和保护圃。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以及中药材替代品研究开发利用,选育一批道地中药材和优势药材新品种。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争取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等食药物质管理试点。深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模式,推广“规模+特色+林旅”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推广粮药轮作、林间套种模式,加强林下道地中药材基地认定和管理,倡导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林下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稳定中药材优势产区重点县(市、区)种植规模,强化分区分类指导农户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稳步扩大规范化种植面积。加强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持续推进“道地药园”建设和中药材特色强镇培育,支持有条件、有资源的地方重点引进有影响力的企业,扩大中药材产地化加工规模,推动特色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专栏18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1.道地药园。以六大中药谷为重点区域,突出“道地性”,建设一批高品质“道地药园”、GAP基地、“三无一全”基地等。到2025年,建有省级道地园示范基地100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0个、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50个。

2.中药材特色强镇。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中药材特色强镇建设,深挖特色中药材优势和品种潜力,推进优势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加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以标准化、品牌化进一步提高中药材附加值。

(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药监局、省林业局)

做强做优中药产业链。大力发展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和中药配方颗粒,加快推进中药材加工设备、高端智能中药特色装备等领域发展,鼓励区域性中药煎煮配送、质量检测等中心建设,拉长做宽产业链。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等金融手段,多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全产业链发展。支持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中药产业基地,在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中医药产业项目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药产业平台,加快推进中医药领域“新星”产业集群建设,争取国家中医药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布局。开展现代中药企业梯队培育工程,支持中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集团化、平台化发展,打造一批中医药产业“链主型”企业,引育一批中药高新企业、中医药高端设备制造企业。推进道地药材、中药饮片规模化、一体化加工,推广“共享车间”试点,支持中药生产企业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到2025年,形成3-5项智能化中药单元生产技术,3-5个中药绿色、智能车间或智能工厂。实施“浙产中药”品牌培育行动,持续擦亮国药品牌,开展“浙产名药”产品评选,打造一批中药领域“拳头”产品。

专栏20中药企业梯队培育工程

1.培育超十亿级中药龙头企业。实施中医药领域“凤凰行动”“雄鹰行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中医药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全球领军型医药企业,支持在浙江设立中医药领域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到 2025年,培育超十亿级中药龙头企业达到20家左右。

2.壮大高成长性中药企业。搭建高成长性企业对接平台,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服务机构、应用领域紧密合作,引导中药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协作,推动一批中药新产品的研发、试验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开展中药领域“雏鹰行动”,培育一批中药领域“隐形冠军”。

3.打造数字化中药企业。依托医药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中药工厂智能化试点示范;推广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和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共享车间”试点;鼓励各地加大对医药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支持力度。

(牵头单位:省经信厅)


专栏21  “浙产中药”品牌培育行动

加大“品字标浙江制造”“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赋能,推进“新浙八味”区域性公共品牌的注册和保护,创建一批以浙产优势特色药材为主要原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及保健产品;滚动开展中药品牌产品推荐,培育认定一批高品质的“浙产名药”,巩固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牵头单位:省经信厅,配合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业局)

构建中药现代流通体系。加强中药材产销平台对接,围绕特色市场及重要集散地提升,加快建设集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推动磐安“浙八味”特产市场打造中药产业现代市场和流通交易平台,支持举办中国(磐安)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中国浙西(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博览会等交易活动。创新“互联网+道地药材+基地农户”新模式,提升道地药材现代流通力。到2025年,培育一批中医药贸易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现代中药物流仓储中心。

强化中药质量安全保障。严把药材质量关,研究建立全过程全周期的中药质量管控体系,打造“浙产中药”全程追溯管理数字平台,提升全省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水平。加快林下道地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及林下道地药材基地的培育。推动中药生产企业使用源头明确的中药材原料,支持中药企业积极参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产品标准制定完善。探索实施“种好药、创好药、制好药、用好药”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规范激励政策,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中药动态价格调整机制,促进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现有检验机构、研究院所和生产企业的中药材检验检测能力。

(三)着力创新“中医药+”跨界融合体系

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数字化改革赋能,推动中医药向健康食品、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领域的跨界延伸,促进中药材种植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富农增收,加快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

中医药+互联网健康服务。实施“浙里中医”“互联网+”工程,依托浙江“健康云”,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医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连续记录及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覆盖全省、优质资源可及的中医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进智慧中医院建设,实现中医医疗流程再造和服务迭代升级,推广“智慧药房”。鼓励互联网中医医院、掌上中医医院等建设,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推动中医药融入未来社区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探索线上会诊中心和线下医疗机构相结合、基层医生与名中医对接、5G+数字中医等中医医疗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电商,提升传统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

专栏22  “浙里中医”“互联网+”工程

1.建设“浙里中医”“互联网+”平台。依托浙江“健康云”,形成覆盖全省、优质资源可及的中医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患者提供中医领域在线咨询、网上复诊、家庭医师网上签约等服务。推行“服务+监管”一体化,通过数据接入对提供互联网中医诊疗服务的机构进行监管。

2.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试点。加快建设中医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医远程会诊、智能辅助诊断、AI 辅助中药开方、中医医用机器人等智慧应用的基础支撑,推进中医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连续记录及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3.建设“智慧药房”。打造中药房智能绿色无纸化信息系统,改造配药取药等一系列流程,运用二维码智能管理,实现质量可追溯,创新传统中药房模式,提高中药师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取药等待时间。“十四五”时期,实施100个“智慧药房”建设项目。

4.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信息化系统支撑,重点建设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中医分级诊疗管理系统、基层中医药服务“云平台”等内容。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中医药+健康食品。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食品产业,以满足疲劳缓解、睡眠促进、体重控制、四时养生、女性周期调节与儿童发育等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重点,开展保健品、食疗产品和功能性化妆品等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研发。积极弘扬药膳文化,发挥药膳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开发药汤养生、民族药膳、食药物质功能食品等药膳产品,持续开展“浙江省十大药膳”评选活动,鼓励各地结合“百县千碗”推介活动,因地制宜打响特色药膳品牌。

中医药+健康养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产品和服务,总结推广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经验,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建立健全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通过建设中医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形式,整合中医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支持丽水、衢州等地发展以中医药和畲医药为特色的康养产业,建设面向多层次健康养老需求的中医药康养小镇和养老社区,打造长三角旅居康养目的地。

中医药+休闲旅游。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我省“森林康养”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复合中医养生、康复、休闲、科普等功能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培育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强化体医融合,积极推动中医药休闲健身发展,加大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健身项目推广力度。以诗路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整合串连大运河、钱塘江、浙东唐诗之路、瓯江沿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名医馆、中药企业、中药市场、中医药博物馆、研学教育基地等,打造中医药文化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中医药+乡村振兴。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和26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促进农民增收重点产业,因地制宜推进“浙八味”“新浙八味”等道地药材以及畲药等民族药种植,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和多元化增值。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延伸中药材种植产业链,打造一批农村中药产业发展集聚区、重点县和乡镇,同时,以中药材种植带动乡村旅游等同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富农增收。

专栏23中医药特色街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建设行动

1.提升中医药特色街区。全面推进杭州五柳巷、杭州拱墅区桥西、杭州河坊街、宁波药行街、温州南塘、金华胜利街-古子城等中医药特色街区发展,推进兰溪药皇庙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医药融合发展街区。(牵头单位:各相关设区市政府)

2.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深化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省中医药健康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不断增强示范基地发展后劲,大力推动旅游与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培育认定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40家,争取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示范基地1-2家。(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

(四)着力构筑高水平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聚力传承创新,深挖中医药精华,强化中西医科技协同攻关,高水平打造多学科融合、多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协同高效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

加快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实践新路径。聚焦中医理论创新、服务体系重塑、适宜技术更新、诊疗阵地前移、中药制剂研发、人才队伍培养、现代中药产业拓展等领域,探索实践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路径,在健康中国建设、生命科学发展中释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医药新优势。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研究,提升中医药原创理论和原创科技的活力和竞争力。深入研究中医药在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推进中医数字化改革与发展。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评价新体系,加快中医核心病机理论的现代诠释与创新,强化中医药传统诊疗方法与现代诊疗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批基于循证和科学评价的重大疾病的新疗法、新方案,提升中医疗效。

强化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中医药领域研究融入全省“双尖双领”计划,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体系。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全面继承经典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强化循证医学研究。加大中医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围绕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重大传染病等,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疾病病机、诊疗规律、防治技术等攻关研究。围绕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道地药材评价及品质研究、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真实世界研究、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研发等重点领域,设立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到2025年,全省实施20项中医药重大研发项目,力争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专栏24中医药科研创新专项行动

1.重大疑难疾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药防治研究。围绕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重大传染病等,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疾病病机、诊疗规律、防治技术等领域研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牵头单位:省科技厅,配合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2.中药药物及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专项。聚焦中医优势病种的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等中药新药研发和中医器械、中药制药设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牵头单位:省科技厅,配合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3.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应用体系建设研究专项。全面推进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研究,开展经典名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专利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联合共建多学科融合科创平台,强化中医药与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研究。构建中医药科研平台体系,加快建设中医药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级重点研究室、重点学科、临床研究机构等科创载体。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紧密合作,谋划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分院。加强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建设。支持“医研校企”共建中医药领域省级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鼓励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中医药研究。

专栏25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

1.建设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争取院士工作站落户,全面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十四五”时期,建设10个以上中医药重点实验室、3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重点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牵头单位:省科技厅,配合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2.打造中医药研发转化平台。做强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支持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青山湖科创园区高水平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区域中医药研究与转化中心,谋划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分院。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平台,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衢州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衢州研究生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丽水研究院建设。(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省科技厅、各设区市政府)

3.加强中医药企业科研平台建设。支持中医药企业科研水平提升,重点推进“医研校企”共建一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省科技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4.加强中医药长三角研究院建设。在嘉兴市打造教学科研临床融合、区域上下联动、中西医协同相结合的,集产、学、研、医于一体的中医药发展平台。(牵头单位:嘉兴市政府,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

推动中医药产品创新。加大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研发及推广应用,鼓励开展中药经典名方及中药二次开发研究,研制具有竞争力的名方名药。加强对民间经典名方的搜集整理,做好科学循证,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强中药院内制剂开发利用,制定扶持政策,加速研发一批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特色创新中药。加强新食品原料及食药物质产品开发与应用。

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聚焦中医药产业链重点,遴选并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中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转化项目。建设一批中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升磐安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支持各地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中医药科技市场,遴选优秀科技成果,加快中医药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打造中医药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完善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健全赋予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权的管理制度,构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障机制,推动一批中医药科技成果应用和产出。推动中医药创新药物、中医药医疗器械在浙江注册批件并投资生产。

(五)着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引育体系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立足中医药教学特色,聚焦关键环节,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面优化中医药人才教育体系,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承教育,全面推进中医医学人才培养量质齐升,打造一支梯度合理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高水准发展一流中医药教育。稳步扩大中医药专业人才招生规模,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优化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以中医药课程为主、先中后西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幅提高中医经典课程比重,增设中医疫病课程,以提升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为主线,完善中医药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医学院校中医药课程教学,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全面推进中医和中药学科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将浙江中医药大学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支持温州医科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中医药二级学院(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中医药专业建设。扩大中医药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和中医类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建立中西医融合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试点开展九年制中医药本硕博贯通和中西医结合培养。加强新医科建设,打造一批中医药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加强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培训模式,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健全完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专栏26  一流中医药教育提升工程

1.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加强中医医学教育建设,强化中医药与理科、工科、文科等交叉融合,按照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加大省部局共建力度,争创中医和中药领域“双一流”建设学科。(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2.实施中医药学科建设行动。加强全省医学院校中医药学科建设,鼓励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校积极参加相关专业认证,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设置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等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中医学类专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省级中医药线上一流课程,编写推广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核心课程教材。(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3.实施中医药临床教学基地能力建设行动。围绕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全面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到2025年,打造3-5个左右省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争取入围1-2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省教育厅)

4.实施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2.0。加强德医双修的高素质中医人才培养,传承创新中医药教育,着力培养大批卓越中医学人才。到2025年,建设10个中医药一流专业、100门中医药一流课程和10个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维度打造医德高能力强的中医药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育。多渠道引进一批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培育一流中医药学科团队,培养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和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加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选拔,继续开展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生命健康专项遴选和省国医名师、省名中医选拔,将中医药专技人才纳入生命健康专项遴选范围。联动中医药院校、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高水平中医医院等,建立中医药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注重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传承人选拔和培养,深入实施“杏林工程”“岐黄使者”培育项目,优先推荐中医药人才申报浙江省“万人计划”。到2025年,新增国医大师1-2名、全国名中医3名左右、岐黄学者5-7名,省级名中医60名以上、“岐黄使者”30名以上。健全中医药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师承教育模式,增加师承教育项目,推动“老带新、老育新”,做好传承导师的遴选、传承弟子的录用、传承模式的设计、传承效果的考核,科学衔接学位教育体系。加强名中医人才梯队建设,推进省、市、县名中医评选机制改革,建设名中医工作室。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的高年资中医师带徒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强化中医药师承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过程管理,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实施中医药工匠纳入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建设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推进中医药传统技能代际传承。加强中医康养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中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

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大中医全科医师培养力度,实施中医全科医师倍增计划。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保障的长效激励机制。依托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通过专科专病进修、专题研修等多种途径,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和临床实践丰富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开展基层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探索试点基层中医药人才订单培养模式,采取县招县用省补方式,面向基层培养乡土型、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模式。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以师承方式培养基层实用型人才。

专栏27  杏林工程

1.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批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学术经验、较高的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持续深化“杏林工程”,力争培育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人才20名、领军人才40名和拔尖人才1000名,创建省级以上名中医工作室100个。

2.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建设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3个,滚动实施中医医师和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每年培训中医医师、中医全科医师(含转岗)分别达700名、200名。

3.基层中医药人才能力提升计划。滚动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能力提升项目,每年选派200名基层中医全科医生、骨干人才进修学习,每年培养中医药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六)着力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体系

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统筹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文化传播和贸易,全力打造“浙派中医”文化品牌,提升浙江中医药服务国际影响力。

加强中医药文化保护研究。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医药类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开展数字化、影像化项目记录研究。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鼓励各地整合利用现有博物馆资源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支持各类民间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梳理浙江中医药发展源流与脉络,整理医学文献古籍,编撰“浙派中医”系列丛书,建设省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支持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与发展,创建高水平的中医药文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浙派中医研究平台,开展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专栏28  中医药文化活态传承行动

组织实施一批中医药活态传承项目,推进“浙派中医”流派学术研究传承,推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整理和诊疗技术模式传承,开展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保护。

(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深化中医药文化普及推广。持续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提升全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支持中医药文化馆、宣传教育基地、文化科普协会等建设,建立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机构、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等。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网上传播阵地,紧抓短视频宣传、直播推广等新应用风口,加强中医药相关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建设。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的应用,推进中医药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虚拟化、可视化、互动化发展。加强中医药相关文创产品、文化礼品、生活用品、影视作品等衍生产品开发,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

专栏29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

1.开展“浙派中医”宣讲活动。依托“浙派中医”讲师团和论坛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开设媒体栏目,宣传展现“浙派中医”源远流长、学派纷呈的历史底蕴,推动守正出新、厚德仁术的文化内涵建设。

2.宣传当代“浙派中医”代表。全面融入“最美浙江人”宣传我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国医名师、省名中医以及其他优秀医师的医德医风、学术思想。

3.编撰“浙派中医”系列文化丛书。梳理浙江中医药发展源流与脉络,整理医学文献古籍,出版“浙派中医”历代文献精华、名医学术精华、流派世家研究精华、浙江中医药文化等丛书,全面展现浙江中医药学术与文化成就。

4.打造中医药文化精品。组织、拍摄反映浙江中医药历史文化与当代发展风貌的纪录片、宣传片。办好中医药专题栏目,深化中医药文化大讲堂建设。鼓励创作以“浙派中医”发展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影视剧。

5.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和方法,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推进中医药进校园,修订《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推进中医药进农村文化礼堂,丰富农村文化礼堂内容载体。遴选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专家20名。建设30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

(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配合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社科联)

推动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长三角中医药发展协作机制,立足浙江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政策协同,促进理念融合、资源整合、标准耦合,促进要素流通、信息互通、产业贯通,聚焦中医药服务模式、中医药产业发展、中药质量监管等方面,协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深化中医药教育、文化、科研、医疗服务、产业等领域合作,共同促进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利用世界健康大会、世界中医药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大型活动平台,组织中医药专题论坛、展览等,支持衢州等地承办好第七届中国中医科学大会、世界针灸康养大会等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主题盛会,结合杭州亚运会启动“中医药与世界”大型展示宣传活动。加快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促进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在境外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中叠加中医药文化交流的功能,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步伐。在援外医疗中进一步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构建多层次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外国留学生来我省学习中医药专业。

专栏30  中医药文化重大平台

1.建设一批中医药博物馆。鼓励各地整合利用现有博物馆资源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支持各类民间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

2.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加强中医药文化相关学科和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与发展,打造高水平的中医药文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3.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推广基地,到2025年培育认定6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争创1-2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4.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组织。鼓励建立各级各类中医药科普基地、科普协会等机构与组织,深入研究、挖掘、创作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提升中医药的公众知晓度。

5.实施一批传统医药类(畲医药)非遗保护项目。支持建立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机构,加强浙江省中医药(畲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立项、保护与传承,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中医药古籍保护和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建设省中医药古籍保护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

(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建立完善中医药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制定促进我省中医药贸易发展政策、管理办法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中医院等高校、医院、机构建立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支持布局全球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心。适应疫情下国际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网上中医药服务出口,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出口质量和附加值。鼓励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中医药研究,支持在海外建设中医药中心、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等。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展会平台建设,创新“中医药云展”新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

(七)着力构建整体智治的中医药治理体系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完善中医药法规,深化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发展政策举措、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构建整体智治的中医药治理体系。

深化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制订中医药条例。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深化中医医院薪酬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激发公立中医医院发展活力,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在政策范围内设立国际医疗部,提供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非基本医疗服务。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充分体现中医药临床价值、中医特色服务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分级定价政策,及时将患者广泛接受、功能疗效明显、应用历史悠久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完善中医医保政策,推进中医药疗效标准研究,研究制定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加快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中药研发和注册服务能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优化中药制剂注册、备案和调剂使用管理,完善中成药上市后变更备案和再注册审评审批制度。规划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鼓励各地在服务模式、合作办医、产业发展、科研创新、制度创新、综合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建设,推进中医药综合性问题研究。

构建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浙产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等级评价制度,支持研究制定浙产道地药材的国际标准、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和道地指数标准等。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完善中成药再评价。推进地方中药材标准和饮片炮制规范修订工作,完善标准审评和评估机制,建立地方药品标准数字管理系统,制修订不少于20个临床常用的地方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制定地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单位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职称评审机制,在卫生职称评聘过程中向中医药人才适当倾斜,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破除唯论文倾向,按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名老中医继承人以医古文代替外语作为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在各级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完善中医药技能人才评价认定制度,推进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等中医药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加大中医药技能人才激励力度,鼓励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置中医药项目,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中医药技能人才通过比赛脱颖而出。加强处方、秘方、诊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中单设中医药组,加强中医药领域科技成果的遴选。

完善中医药智治监管和评价机制。依托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打造中医药共享服务、精密智控的服务监管体系。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深化全产业链监管,建立省级中药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涵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研究制定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数,探索多维度评价市县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健康浙江一级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完善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构建中医药绩效考核体系。


专栏31  中医药重大改革与政策

1.制定出台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重点包括《关于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浙江省中医药服务进出口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省商务厅牵头)、《浙江省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省林业局牵头)、《关于浙江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省经信厅牵头)、《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医保局牵头)等。

2.修订《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结合《中国药典》修订新变化,匹配全省中医临床发展、饮片加工业实际需求,开展《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修订工作。(牵头单位:省药监局)

3.改革完善浙江省中药材标准管理体系。健全省级药材标准管理体系,成立审评专家库并明确相应机构承担相关职责,完善地方药材标准工作机制。深挖我省丰富的药材资源宝库,及时将新品种收入省中药材标准;实施“浙八味”和“新浙八味”等传统道地药材标准化研究科研项目,完善和提升特色中药材种植、加工、质量控制、使用等标准,制定可区分药材道地性的标准以及配套数字化标准。“十四五”期间,以中国药典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等形式,主导起草10个以上高水平浙产道地药材标准。(牵头单位:省药监局,配合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4.建立健全浙江省地方标准物质管理体系。建立浙江省地方标准物质管理体系,成立中药标准物质管理专家委员会,并明确相应机构承担相关职责,开展标准物质研发制备、标定、审核、批准、发放、特性量值稳定性考察等工作。(牵头单位:省药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中医药发展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完善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中医药管理运作机制,各设区市、县(市、区)要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力量。

(二)健全要素保障。加强土地供应保障,各地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中医药机构布局优化和资源配置,合理高效配置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对列入规划且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推荐申报重大产业项目,优先推荐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支持。区域内新增床位数优先用于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健全中医药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并逐步加大中医药财政投入,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健全完善中医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强化中医药科研经费投入保障。鼓励地方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中医药发展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医药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健康产业投资机构发展,推动中医药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鼓励各级政府依法合规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医药领域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担保力度。推动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保险的扩面增量,探索开发中医药治疗安全等健康商业保险产品。

(三)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中医药统计制度,加快形成科学、统一的中医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监督评估、监测评价制度,实行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四)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系统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美德,引领全省中医药工作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切实维护中医药行业的良好形象。采取“多形式、多内容、多途径”措施做深做实中医药文化宣传,积极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和健康生活理念。积极宣传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