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口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部门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决策部署,德清县积极参与援青工作,聚焦破解乌兰县产业发展瓶颈和制约条件,充分发挥德清县数字化建设先行、民宿产业发展强劲、供销市场发达等优势,与乌兰县旅游、农牧等优势资源结合,助力增强乌兰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数字赋能,破解农牧产业难题。乌兰县是骆驼数量最多的县区,目前共有7000多峰双峰骆驼。由于放养草场面积大,人力不足,经常出现“找不到骆驼或骆驼仔死亡”的情况。为此,德清县专门组织浙江国遥、长光卫星、千寻位置等地理信息技术企业赴乌兰县,为当地牧场量身定制数字方案,利用项圈定位技术破冰骆驼产业发展困境。同时,充分发挥乌兰“数字赋能”试点经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支援模式,有效解决“人力成本高、管理效率低、死亡率高”等限制西北地区农牧产业发展难题,助力牧民致富增收。
二是民宿培育,补齐旅游产业短板。近年来,乌兰县旅游产业发展较快,2019年接待游客达570.17万人(次),景区游客接待量全省第一,旅游业已逐渐成为乌兰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在游客住宿接待上仍存在短板,特别是能突显当地人文特色的民宿经营仍处较低水平。为助力乌兰民宿产业提档升级,德清县依托民宿产业集聚发展的引领优势,组织民宿专家和知名民宿业主赴乌兰考察,助推莫干山美丽乡村学院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发展规划、品牌打造、教育培训、资源推介等方面开展合作。计划“十四五”期间投资600万元用于乌兰民宿的基础设计建设,破解乌兰整体民宿品质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匹配难题。
三是消费协作,拓展农特产销售渠道。乌兰县优质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但销售市场有限。德清县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不断为乌兰县特色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发动县内企事业单位工会开展消费帮扶,畅通县内线上线下平台,扎实推进线下三家消费扶贫馆、线上政采云平台建设,联合两地农牧、供销等优势资源进行特色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多次邀请乌兰县农业企业来我县参加田博会、湖交会等展示展销活动。2020年以来已累计帮助乌兰县销售羊肉、牦牛肉、枸杞、藜麦、驼奶等农特产品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