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湖州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扛起责任担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累计落实财政帮扶资金11亿元,实施援建(帮扶)项目386个,援派挂职干部人才450名,助推结对帮扶的4个国家级贫困县(青海乌兰县、四川青川县、新疆柯坪县、四川木里县)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湖州市连续2年获省考核最高等次“好”。
主要抓手体现为“五个一”: “一叶”,即“白叶一号”扶贫茶苗;“一园”,即共建扶贫协作产业园;“一羊”,即湖羊入川、湖羊援疆工程;“一品”,即打造“一县一品(农产品)”;“一业”,即确保贫困户家中有一人就业或增收。全力打造五种帮扶模式:一是“三产联动+国企引领”,打造产业协作扶贫模式。把湖州特色种养循环农业引入对口地区,累计向三省五县捐赠白茶苗2210万株,建成首个万头湖羊种羊基地、75个湖羊养殖幸福农场、3个“跑道鱼”基地,新疆、四川结对地区湖羊存栏量突破6万头。以“国企带民企+政策性贷款”的模式,共建吴兴·青川、南浔·广安2个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创新共享招商平台模式,四川、吉林、新疆、青海等对口地区招商组入驻我市驻外招商引才中心,累计有154名对口地区招商干部开展驻点招商,实现招引项目335个,形成招商扶贫“湖州做法”。二是“民生项目+产业项目”,打造援建项目帮扶模式。围绕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加大帮扶力度,援建柯坪县涵盖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所,援建木里县中藏医院、疾控中心综合楼等医疗类项目5个,援建柯坪县农村安居房、木里县藏区新农村建设和三峡库区移民小区等住房保障类项目8个。围绕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进实施青川“白叶一号”种植基地、广安龙安柚深加工基地、木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等产业扶贫项目,直接带动3万余名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三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打造劳务转移就业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就业扶贫配套政策,对来湖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结对地区贫困劳动力给予交通、就业、探亲等补贴。疫情期间,通过“点对点”“家门到厂门”务工专车(列)包干安全运送,帮助9.6万贫困人口来湖实现稳定就业。帮助四川结对县建立茶叶、龙安柚、羊肚菌等农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23个。四是“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打造消费扶贫对接模式。强化产销对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在龙之梦太湖古镇开设湖州市最大的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依托全省“政采云”平台,创新单位购销扶贫。通过建设对口地区农产品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成立电商联盟、邀请参加首届湖州商品交易会等渠道,2020年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扶贫金额超1亿元。五是“社会结对+干部驻点”,打造全员结对帮扶模式。建立健全区县、镇镇、村村、村企、学校、医院和群团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结对帮扶关系,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捐资助学和扶弱济困等扶贫活动,累计向对口地区捐赠社会帮扶资金(物资)2亿元以上。2020年湖州市新增结对四川布拖县7个挂牌督战村,在全省率先派驻2名挂职干部开展驻点帮扶,得到央视媒体关注报道。(湖州市区域合作办(湖州市对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