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化推进 特质化发展 全域化提升 ——湖州市德清县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县

发布日期:2021-11-12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农经处 浏览次数:

近年来,德清县以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为主线,补短强基、托底压舱、聚力赋能、示范引领,乡村振兴纵深推进,“三农”发展磅礴转型,呈现出农业进程快、乡村经济活、农村环境美、农民生活优、城乡融合度高的良好态势。荣获2020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优秀,成功举办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会等重大会议,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连续两年全国第一,数字赋能乡村获袁家军书记两次批示肯定,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357元、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2:1。

一、 以要素保障为基,激活乡村振兴建设新动能

把破解“人、地、钱”等难点重点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

兴的“突破口”,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着力构建“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政策往农村倾斜”格局。

一是涉农改革破解“地”从哪里来。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造了“农地入市”全国第一宗、登记第一证、抵押第一单等多个“全国第一”。“农地入市”累计实现入市265宗,面积2106.03亩,入市成交总额6.36亿元,建成乡村民宿700余家。出台全国首个基于“三权分置”的宅基地管理办法,在明确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户转让、出租、抵押一定年限的使用权,累计盘活宅基地近2000宗,带动户年均增收6万元。

二是引育并重破解“人”从哪里来。构建“1+N”平台体系引导各类“高精尖缺”人才,建立21个院士站点,先后引进博士、硕士等农业人才40余人。开展“乡村创客培育”工程、出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十条”等政策,培育大学生“农创客”140余人,吸引2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通过“成校+基地+项目+农民”的项目式培训,实行理论教学、观摩学习、经验交流、实践操作“四级教学方法”, 近二年,新型职业农民新增1000人,新增农村实用人才3200人。

三是多元投入破解“钱”从哪里来。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农”投入整合力度,争取各级资金2.1亿元。积极推动工商资本进乡村,以“名誉村主任”、“乡贤顾问团”等品牌建设为载体,吸引支持乡贤回馈故里,服务乡村。近两年来,全县新乡贤累计回乡投资项目281个、资金190亿元。

二、 以整体智治为魂,打造乡村振兴突破新引擎

坚持将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到乡村振兴各领域,探索走出一条以数字赋能撬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

一是一键转型,农业产业提质提效。大力推进“智能农业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建成1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数字应用示范园(场)、40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建立全国首个渔业尾水治理全域智能监管平台,实现绿色生态鱼塘县域全覆盖,水产养殖年经济收益增长近10%。以农村电商镇、电商村为阵地,打通生产端与销售端,推动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2020年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14.2亿元,同比增长11.3%。

二是一图感知,乡村治理高效有序。实施“数据治理沃土计划”,探索构建的“数字乡村一张图”覆盖德清所有137个行政村,有效归集58个部门的282类基础数据近10亿条基础数据,统筹建设时空基础设施,实时共享基层治理四平台、智慧交通等15个应用系统数据,有效推动县域农村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转型变革。创新打造农村环境卫生全域整治智能监管系统——德清·居,实现行政村环境卫生智能监管。创新推出“微改革”举措,以“垃圾分类+村居管理”“村民诚信档案”等一批“微创手术”式的民生小事撬动治理大事。

三是一站直达,农民生活智慧便捷。健康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1+6”体系建设,积极拓宽数字生活新路径,丰富乡村数字场景设计应用,推动商贸、文旅、健康、出行、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全面整合村级政务APP,同步构建“我德清”数字生活服务平台,面向村民提供就业、就医、居家养老等各类智慧服务60余项,同时畅通问题建议“收集—交办—办理—反馈”全过程渠道,实现诉求在线直达、服务在线落地。

三、以城乡融合为本,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着眼做好统筹文章,重点补齐城乡之间在乡村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着力变城乡二元为城乡一体。

一是以“民生福祉”引领强村富民行动。实施新一轮“五年强村计划”年份,加大财政、项目、人才、金融等政策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各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落地生根释放红利,形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九种模式”;切实加强产业帮扶、金融服务、技能培训等工作力度,分级建档、分类管理、分层帮扶,激活低收入农户的自身造血功能。2020年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经济欠发达村;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8元,增幅13.1%,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0.445:1,均排名全市第一。

二是以“提档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辐射,城乡交通、通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六个一体化”全面实现,成功构建了水陆空“三张网”。以一体化的通信基础设施和共享共用的数据资源为依托,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实现公交村村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全县1167公里农村公路全部达到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再造工程三年内新增300公里。

三是以“一体均等”推进公共服务建设。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附着在户籍背后的33项城乡差异政策实现全面并轨。建立承包土地长期流转的农村居民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12%和99.6%。联动推进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下沉,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村教学点县域全覆盖;同时高效整合全县所有县级医院、镇街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资源,组建成立两大健康保健集团,综合医改被国务院点名表扬。

浙江省湖州市发展改革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