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委员、陆锦委员:
您们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分别提出的第415号提案《关于实现数字包容,缩小老年“数字鸿沟”的建议》和第550号提案《关于开展“数智共享”科普专项行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建议》收悉。这两件提案为“助推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专题提案,由省政协领导亲自督办。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并会商省委网信办、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科协、省通信管理局,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因使用智能手机困难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您们深入调研思考、认真分析提炼,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发展“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开展老年人“数智共享”科普专项行动、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等对策建议,点位准、质量高、措施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对我们在高质量统筹推进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中着力缩小乃至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一些意见建议已经落实到相关具体工作中。
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凝聚合力
根据国家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委会同省级有关单位积极行动,着力推进顶层设计、建章立制工作,加快形成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合力。起草《浙江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请省政府办公厅于6月30日印发实施。内容上,《方案》围绕涉及老年人公共服务、出行、就医、消费、文体活动、办事、使用智能化产品等方面高频需求,对应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22条相应举措,并逐一落实了责任单位。目标上,《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信息无障碍服务更加完善,全社会共同解决老年人 “数字鸿沟”问题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机制上,为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我委与省卫健委牵头,建立了28个省级单位参加的浙江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年度工作清单。同时,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地市也立足自身职能和本地实际,积极提出针对性举措,全力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
下一步,将重点以推进《方案》落实落地为抓手,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细化工作举措,加快政策细化、完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动态管理、科学应对,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服务。
二、开展培训辅导,提高老年人运用能力
启动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和“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2021-2023年),组织全省各地社区学院、镇街成人(社区)学校、职业院校、高校、各类老年大学(学堂)等力量,通过就近就地组织专项培训、志愿服务送教上门、依托“第三年龄学堂”研发专门网络课程等方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计划在三年内对全省老年人进行200万人次以上智能手机应用科普培训,并将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市县职业教育发展考核内容。今年以来,全省已开展各类培训1.5万余场次,服务老年人总人数70万余人次。各重点领域部门也立足自身职能做好相关培训、辅助服务工作,如省科协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作为全面融入数字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着力打造关爱老年群体、多部门协同的“最佳场景”,形成“一体化平台、数字化协同、精准化教学、多元化服务”模式。卫健系统大力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志愿帮扶服务和智能技术培训,在挂号、付费等重点场所增设志愿服务岗,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介绍智慧就医和多种渠道的挂号方法。金融系统积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服务事项,制作简易使用手册、视频教程或宣传资料,在老年人办理服务事项时及时提供指引;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同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教育机构等单位合作,综合采用知识讲解、应用尝试、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推动老年客户学习和掌握金融服务智能技术应用知识。
下一步,将深入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和“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统筹各方力量,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年人就近就地开展培训,进一步普及智能手机和网络基本常识。同时,不断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推动基于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音箱、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他智能家电产品开发,帮助老年人通过语音方式实现便捷化操作。
三、加强适老化改造,着力扩大便捷服务
政务服务方面,聚焦老年人关注的政府信息,省政府门户网站于2021年4月在全国率先推出老年模式,提供大字显示、语音朗读、扁平化交互等功能;聚焦老年人办事需求,在“浙里办”APP推出“长者关怀”专区,为老年人用户提供33项服务。金融服务方面,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推进智能技术应用适老化改造,实施金融互联网网站、手机银行APP适老化改造,开发应用“关怀模式”“长辈模式”,提供内容简单、操作简便的界面,便于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就医服务方面,已对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开展适老化改造,重塑老年人“掌上”预约挂号的模式、功能、流程,“浙里办”APP全新发布浙里健康·预约挂号“关怀版”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简约、更贴心、更便捷的就医服务,有关做法获《人民日报》“点赞”,并在《全国老龄工作简报》刊发。商业服务方面,推出事有所便居家老人服务场景,通过浙家政信用服务平台,提升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用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心的家政服务。
下一步,将更加注重照顾老年人的需求和感受,从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加大适老化智能技术研发、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适老化改造效果。
四、推进“数智共享”,培育适老智慧产业
近年来,我省不断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通过“数智共享”,不断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围绕养老生态系统、应用场景、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质量高、示范效果显著的新发展模式。2016年以来,我省共有12家企业、39个乡镇(街道)、12个县(市、区)入围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2018-2020年,25家企业23个产品和14项服务先后列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目录。2020年,组织召开浙江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征集发布了18项智慧健康养老解决方案优秀案例,积极推动了政府部门、智慧健康养老企业和机构之间的互动交流、协同合作与融通发展。积极运用国家和省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资源加速整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化工作,省经信厅、省卫生健康委和省民政厅指导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牵头研究制订了《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技术建设规范》,并于2021年7月20日正式发布,适用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基于居家养老的智能化、适老化规划和管理。
下一步,将以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支持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一批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积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加快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实现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升级,切实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五、注重安全防护,营造良好应用环境
加强监督管理,以“净网”专项行动为抓手,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常态化执法检查,落实违法信息技术防控和巡查处置措施,强化网上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信息清理,监督、指导网络应用、平台、服务等领域企业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义务。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新闻通报会、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进社区等活动,运用微博、公众号、自媒体等,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引导广大民众特别是老年人依法上网,提升老年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网络执法,严厉打击黑客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突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涉网违法犯罪活动,2020年共侦破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7500余起、行政处罚违法互联网企业单位3500余次。加强关心关爱,优化老年人通信服务,督促通讯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专属优惠资费方案,合理降低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等服务的费用,显著减轻其通信资费负担。持续完善网络覆盖,深入实施电信普惠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聚居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覆盖水平,进一步增强为农村老年人聚集生活的各类公共场所提供宽带服务的能力。
下一步,将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老年人运用网络安全防护,深入开展互联网安全保护专项行动,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手段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检查,切实营造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的安全环境。
衷心感谢您们对我省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联系人:周文;联系方式:0571-87054875。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