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盐县突出“产业互补、人才互动、民生互助”理念,注重“输血”向“造血”转变,高质量推进海盐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屏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给屏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已正式批准屏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贫困户10724户42819人全部脱贫。
一、产业“互补”,激发内生动力
深化两地农业协作。选派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盐县农业首席专家王金良前往屏山县挂职,帮助屏山县茵红李种植户解决当地茵红李水果产业品质差严重滞销等问题。在东西部合作资金支持下,通过帮助屏山县链条式的产业改造和立体式的市场拓展,2020年高标准茵红李基地从2019年的6300亩扩大到21300亩,已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为主体的立体式销售网络,带动贫困人员增收250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1711人。屏山茵红李今年更是战胜了疫情的严重影响,组织县长代言、网红代言,结合央视广告、南方农村报报道、标准化基地连线直播、树王拍买、价格引导等一连串创新活动,打出屏山茵红李知名度,打响美誉度,激活潜在消费需求。预计全县茵红李产量近11万吨,总产值达到6.6亿元,比去年2019年增收1.5亿元。
打造东西协作扶贫产业园。以两地共建形式,建立以纺线、织布为主并具有服装、家纺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纺织产业园。目前,园区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总投资147亿元,已有28家企业入驻,其中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涡流纺企业、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缝纫线企业、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机织用包覆纱企业。目前已直接带动当地3200余人就业,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示范园年产值已达50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的高度肯定,已成为带动屏山精准长效脱贫奔康的重要平台。预计到2025年,园区总产值可超300亿元,带动3万余人就业,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纺织城。
深入开展消费扶贫。今年6月,海盐县全市首推扶贫消费券100万元,通过直供的方式,以成本价销售屏山等地的农副产品,目前已发放第三轮消费券,线下商铺日营业额从一万多涨到了四万多。同时,发挥嘉兴、海盐市场优势,引导万好食品等龙头企业、水果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商会的优势,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市场”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屏山优质农产品提升质量、提高产量、扩大销量。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消费扶贫860余万元。
二、人才互动,促进智力对流
1.推动干部人才交流。增加面向屏山选派党政干部数量,充实结对帮扶党政干部力量,建立健全屏山干部人才来盐挂职培养机制,形成良好的干部人才互动氛围。今年以来,海盐县已向屏山县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1人次,7月份,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推荐,海盐援川一线扶贫干部王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加强培训平台建设。依托浙江大学、海盐县委党校、产业基地、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2020年,已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38人次,党政干部培训583人。以宜宾燃面、烹饪原料切配等特色专业为培训重点,贫困人员技能培训在屏山县实现乡镇全覆盖,2020年,已完成28期1502人次。
成立农业专家服务团。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在屏山县成立农业专家服务团队,由海盐派出的首席专家为技术总负责人,全方位实行农技人员联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从传统经验型推广向集成技术推广转变,为茵红李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20年,全县茵红李收入比去年增加1.5亿元,比前年增加3亿元。
三、民生互助,增进社会福祉
强化就业帮扶。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盐县复工企业用工保障工作专班通过“跟踪服务”、搭建“云端桥梁”,全省率先启动不聚众、点对点的海盐—屏山东西扶贫劳务协作“云”上视频面试平台,帮助企业和屏山务工人员实现线上“面对面”交流,东西扶贫不因疫情而阻碍、屏山务工人员来盐脚步不停。通过视频面试两批次向海盐20余家企业输转四川宜宾、屏山籍劳务用工216人。2020年3月,两县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实施劳务协作安置就业岗位超2000人的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有160名屏山贫困人员在海盐县实现稳定就业,已帮助1968名屏山县屏困人员在当地实现就近就业。
强化教育帮扶。两县出台《海盐—屏山东西协作职业教育1+2联合办学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已有216名屏山学生来我县商贸、理工学校就读,其中贫困学生111名。同时,两县在嘉兴市率先实施海盐—屏山远程教育专递课堂建设,2019年10月,启动“红船领航、种子计划”互动直播课堂,整个项目计划投资130万元。2020年下半年,18对结对学校将开通智慧课堂,届时,海屏两地将更好地实现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强化社会帮扶。依托各级社会组织、志愿者协会和企业等,深入挖掘海盐爱心组织,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社会捐赠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共有72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共筹集帮扶资金或物资970余万元。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积极动员58家企业或社会组织与屏山县58个村结对,协助结对村实现脱贫攻坚示范片。开展“海盐县医疗卫生扶贫屏山行”、“帮你圆大学梦”、“百家连百心”,设立民生帮扶基金等活动,截至目前海盐县已捐赠社会帮扶资金、物资达到3000余万元。(海盐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