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双创”动能逆势增长,发展新动能持续激发

发布日期:2020-09-22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高技处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前期,我委会同省经济信息中心利用多元大数据,对上半年我省“双创”运行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总体看,我省“双创”指标逆势增长,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在助力疫情联防联控,带动扩大就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创业活力逆势迸发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省新设个体工商户63.46万户,同比增长24.79%,总体实现平稳有序发展。特别是4月以来,新设个体户同比增速大幅回升、由负转正,V型反弹趋势基本稳固,创业活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从产业分布看,批发零售业新设个体户同比增速接近45%,餐饮住宿业同比下降25.14%,受疫情冲击较大。从电力大数据看,全省小微企业电力消费指数从3月的66.41反弹至6月的122.45,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市场活力充沛。

二、就业“蓄水池”作用持续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就业形势趋稳向好。大数据分析显示,每户个体工商户可带动2.8人就业。初步估计,全省498.15万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口近1400万,就业“蓄水池”作用持续增强。疫情以来,“宅经济”“云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异军突起,直播带货、线上培训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一批“新职业”,新辟创新创富渠道,在支撑稳定就业方面发挥较大作用。BOSS直聘发布的《2020上半年直播带货人才报告》显示,杭州领跑全国“带货经济”,岗位需求量全国第一,平均月薪资达11537元。

三、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0年上半年,在浙科研院校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发文量达2.29万篇;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17056件;1-5月全省技术市场实际交易总额达321.3亿元,同比增长63.5%,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指标逆势增长。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依托阿里巴巴、西湖大学等布局建设4家省级实验室,加快建成高能级创新策源地。浙江大学等高校的10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高校杰青项目资助数位列前茅。

四、支持创业就业政策成效显著

疫情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先后出台省级政策53项、地市级政策254项,助力创业就业群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数据显示,政策报道量36.14万篇、网民点击量26.64亿次,宣传覆盖面广;税收优惠、降低用工成本、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获网民积极评价。省万家企业监测平台调查显示,受访创业就业群体各类政策知晓率达98.46%,政策满意度达98.83%,创业获得感明显;92.59%的企业对三季度经济形势保持乐观态度,创业信心较饱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