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创金融服务“白名单”制度重大项目融资取得明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0-08-24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重大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稳投资”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四大会战”的主要抓手。7月3日,嘉兴市发改委(市项目推进办)联合市金融办、人行嘉兴市中支、嘉兴银保监分局首次向新闻媒体发布了《重大项目金融惠企“白名单”制度》,公布首批“白名单”项目并组织现场签约活动。截至7月底,已有近七成的项目获得了各类金融服务,融资计划实现率亦过半。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四优”举措

一是优先授信。健全完善差别化信贷结构与产品体系,为“白名单”项目优先授信,并合理设定贷款期限,不断提升中长期贷款比例。为项目配套流动资金,提供期限灵活的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还款方式。二是优化产品。丰富贷款抵质押种类,优化贷款抵质押率,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集中银行同业金融资源,开展银团贷款业务。支持项目企业发行各类债券、融资券和票据,积极为项目企业争取上级专项债资金。三是优惠利率。明确“白名单”项目贷款利率原则上不高于LPR利率,优先安排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同等条件下给予工程保险费率优惠,进一步降低工程保证金缴纳比例。四是优质服务。全市金融机构优选百名金融指导员,为“白名单”项目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扩大审核事项权力下放范围,提升电子化、数据化、信息化服务水平,深化金融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

(二)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工作交流。市发展改革委(市项目推进办)、市金融办、人行嘉兴中心支行、嘉兴银保监分局与各金融机构定期交流项目信息与金融政策,定期梳理制度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强化政策宣传。通过举行发布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借助企业直通车、嘉兴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泛推介宣传“白名单”重大项目,提高政策知晓率,营造浓厚氛围。

(三)优选项目动态监管

一是优选公布项目。围绕各省、市重点项目计划,突出重要基础设施、民生环保、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各方联合会审形成“白名单”项目清单。二是强化动态监管。“白名单”实行动态滚动调整。同时,获得授信的项目若存在失信行为将被移出“白名单”,并采取一定约束措施。

二、初步成效

(一)项目融资总量提升迅捷

本次首批“白名单”共有134个项目入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65个,产业项目69个,计划总投资1332.2亿元,融资需求585.2亿元。在不到一个月的制度实施过程中,已有85个项目获得了金融服务,占比达63.4%。其中,65个项目已获授信,总额度达到293.4亿元,占融资总需求的50.1%。贷款利率原则上不高于LPR利率,部分项目还获得了相当程度的优惠利率。后续将有更多项目滚动优选到“白名单”获相应优质融资服务,有力助推嘉兴市项目建设。

(二)项目融资形式拓展拓宽

今年首次推行的银团贷款模式,截至7月底,已获银团贷款授信项目为22个,总额度达到202.82亿元,占融资总需求的34.7%。其中,海盐通苏嘉甬海盐高铁南站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单项获银团授信16亿元。发行债券融资已达4.26亿元,财政贴息达1000万元。部分项目的工程一切险优惠幅度达到1/3。

(三)金融服务水准全面提升

南湖湖滨区域改造提升工程,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为项目开启省行“项目直通车”的绿色审批通道,拉直流程,简化步骤,快速审批。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绿能二期)项目,享受了邮储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的优惠利率。南湖区文昌花苑安置房工程,享受了嘉兴银行安排专人上门、定向咨询服务。(嘉兴市发改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