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采纳情况汇总表

发布日期:2020-12-14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反馈

意见单位

反馈意见

起草单位

采纳情况

起草单位

未采纳理由

(一)省级部门

省委改革办

建议将第四条“加强政策扶持”第一款“(一)优化市场环境”责任单位由“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调整为“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

采纳


省委网信办

13页“(四)创新数据使用”中的内容“引导和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与今年中央文件中“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不完全吻合,建议修改为“引导数据要素市场流通”。

采纳


省经信厅

一、建议“一、总体要求(二)融合路径”中“数字化”有关表述,修改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等,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采购分销、物流配送等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采纳


二、建议“二、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四)提升装备制造和服务集成化融合水平”责任单位调整为: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省科技厅。

采纳


三、建议“(五)搭建消费电子融合发展生态体系”修改为:

(五)推进融合型智能化新产品新服务发展。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智能生活产品等领域研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化新产品,培育发展新零售、移动支付、在线经济、云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服务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传统零售业、健康养老等数字化发展。支持数字安防产品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工业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的综合应用,形成一批个性化解决方案。围绕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推出全场景定制化智慧解决方案,以杭州、宁波等地为重点,提升发展具有社交化、人性化、功能复合化特点的智能家居等数字终端产品。(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商务厅、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部分采纳

段落标题修改意见未采纳,主要考虑到我省提出领域是以“10+N”为主,标题就不做修改。采纳了其与消费电子领域相关内容

四、建议“(九)强化电商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融合”中“实施浙江制造‘百网万品’拓市场、‘春雷计划’等系列活动......”修改为“深化浙江制造拓市场行动......”。

采纳


五、建议“(四)提升装备制造和服务集成化融合水平”中的“绍兴诸暨环保装备”前,增加“嘉兴、台州智能装备”。

部分采纳

选择性的点出装备优势区域

省教育厅

无意见



省科技厅

一、第10页第14行“高水平推进杭州生物医药、湖州德清地理信息、台州黄岩模塑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议修改为“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不采纳

为体现浙江特色,保留重点平台名称

二、第13页第4行(一)优化市场环境的责任单位中建议删除“省科技厅”。(该条款中没有科技厅相关工作)

不采纳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属于省科技厅相关职能

省财政厅

四(三),“充分利用各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财政专项资金,给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更大力度的支持”修改为“充分利用各级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给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更大力度的支持”

采纳


省人力社保厅

无意见



省自然资源厅

一、建议将第12页中“研究制定有利于两业融合发展的兼容性地类和相关控制指标”的内容删除。

不采纳

国家出台的实施意见已提出此项内容要求

二、建议将第13页中“利用存量房产进行制造业与文化旅游、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的内容,修改为“利用存量房产进行制造业与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采纳


省建设厅

建议将13页第1行“弱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资质等级,简化资质考核条件”修改为“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持续推进建筑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审批”

采纳


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第八点“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建议增加省邮政管理局为责任单位。

采纳


省农业农村厅

建议将第9页“(七)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和消费融合”中“支持‘丽水山耕、三衢味、景宁600’等区域品牌模式发展”修改为“支持‘丽水山耕、瓯越鲜风、三衢味、景宁600’等区域品牌模式发展”。

采纳


省商务厅

9页第2行,因涉及专业市场内容,建议责任单位增加省市场监管局。

采纳


省卫生健康委

无意见



省市场监管局

无意见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第四大点“加强政策扶持”中第三小点“加大金融财政支持”,牵头单位建议调整为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不采纳

此项政策包涵了金融监管职责

省统计局

一、建议在构建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时,积极开展性探索研究,为国家层面建立两业融合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和标准提供参考。

采纳


二、征求意见稿“构建评价体系”中:“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开展两业融合统计监测体系研究,探索建立关键指标统计监测标准和体系,为国家层面提供参考。……”已明确我局工作职能和分工要求,建议章节末尾不标注我局为责任单位。

不采纳

章节末尾写明单位,有利于明确工作任务

省大数据局

无意见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一、建议将第11页“(三)营造各类主体参与的融合发展生态”的责任单位中增加“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采纳


二、建议将第13页“(三)加大金融财政支持”中“鼓励金融机构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强与创投机构的合作,投贷联动支持两业融合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两业融合企业上市融资”修改为“依托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两业融合企业高效精准开展融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登记公示系统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两业融合企业开展应收账款、动产、订单等质押融资。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创投机构的合作,通过投贷联动模式支持两业融合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两业融合企业上市融资和发债融资”。

采纳


浙江银保监局

无意见



浙江证监局

无意见



省邮政管理局

一、建议在第二大项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第二点“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中,增加“拓展服务汽车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快递物流能力”。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二、建议在第二大项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第三点“加快生命健康制造和服务有机融合”中,增加“围绕生物医药等行业特点,引导快递物流企业重点加强冷链能力,提供温控供应链服务,加速构建覆盖全国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时效的冷链医药物流网络体系”。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三、建议在第二大项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第四点“提升装备制造和服务集成化融合水平”中增加“推动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共同开发和推广应用智能立体仓库、智能物流机器人、自动化分拣设备、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等产品,加快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快递行业的推广应用”。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四、建议在第二大项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第八点“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中增加“推动‘工业互联网+快递’,推动快递业企业联合制造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现代供应链体系”。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五、建议在第四块加强政策扶持的第二块“强化用地保障”中“对企业利用原有土地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在容积率调整、规划许可等方面给予支持”改为“对小微企业园和企业利用原有土地建设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在容积率调整、规划许可等方面给予支持”。

不采纳

此项用地政策以省自然资源厅意见为准

(二)委内处室

法规处

两业融合实施意见,规定了一些支持优惠政策,涉及企业权利义务,建议走规范性文件

采纳


体改处

一、四(三)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建议将“依托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两业融合企业高效精准开展融资对接。”修改为“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升金融服务两业融合企业精准度。”

采纳


公管处

无意见



农经处

无意见



高技处

无意见



服务业处

一、二(八)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建议将“支持宁波、嘉兴、绍兴上虞等化工园区搭建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推动危化品物流仓储、智慧监管等服务能力共享。”删去。

不采纳

该项内容相应地区已在开展

二、二(八)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建议责任单位增加省邮政管理局。

采纳


(三)设区市发展改革委

杭州市

无意见



宁波市

(一)宁波市北仑区与得力集团已入选国家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建议在材料中予以体现。

不采纳

规范性文件一般不出现具体企业名称

(二)第二部分“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中“推动石油化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部分,“以绍兴上虞……衢州氟硅材料产业集聚区等为重点”中建议增加“宁波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采纳


(三)第二部分“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中的第三点“加快生命健康制造和服务有机融合”,在“支持杭州、绍兴……,鼓励医药生产企业拓展外包服务”中,建议增加“宁波地区”。

采纳


(四)第二部分“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中的第六点“推进轻纺工业和服务深度融合”,在“深化中国轻纺城、中国皮革城……联动发展”中,建议增加“宁波太平鸟时尚中心”。

采纳


(五)第10页,“加强研发设计和制造业嵌入式合作”部分,“推进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中,建议增加“技术创新中心”。

采纳


(六)第7页,“(四)提升装备制造和服务集成化融合水平”部分,建议将依托节能环保装备,提供节能环保服务作为融合重点领域。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七)第8页,“(五)搭建消费电子融合发展生态体系”部分,建议增加消费电子与政务服务的有关内容。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温州市

无意见



湖州市

P12“四、加强政策扶持。(一)优化市场环境”中“弱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资质等级”建议删除。

采纳


嘉兴市

建议在重点领域的第六点增加嘉兴濮院毛衫,第七点增加嘉田四季,第十点增加嘉兴桐乡毛衫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部分采纳

已在第六点增加

绍兴市

无意见



金华市

无意见



衢州市

无意见



舟山市

无意见



台州市

无意见



丽水市

《征求意见稿》第10页:(十)加强研发设计和制造业嵌入式合作。“……高水平推进杭州生物医药、湖州德清地理信息、台州黄岩模塑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议修改为:“…高水平推进杭州生物医药、湖州德清地理信息、台州黄岩模塑、龙泉汽车空调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采纳


(四)企业家代表库+行业协会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赞同支持,加快推进速度。

采纳


温州洞头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

扶持政策能否细化,便于市县落实政策。

采纳


宁波新华联商厦

建议:当前实体百货业、购物中心等零售服务业在推进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各厂商采取各自的货号进行产品数字化管理,货号中数字和英文字母的长短不一、货号中每个数字和英文字母的代表的含义只有厂商知道,而实体零售服务业根本不知道,这给实体零售服务业的进销存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为此,我建议省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政府发文要求所有厂商在产品一件采用“国际条码”进行管理,这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逆追索,又能极大地提升实体零售业的数字化进程和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全面提升零售服务业的数字化经营管理水平。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温州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

应该要做到生命健康全产业和健康医疗服务融合发展。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省大数据科技协会

无意见



省金融发展促进会

无意见



省银行业协会

建议将第四部分第三点“加大金融财政支持”中“依托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两业融合企业高效精准开展融资对接。”修改为“依托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优化银企信息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与两业融合企业高效精准开展融资对接。”

采纳


省化工协会

无意见



省新能源汽车协会

一、二(二)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建议将“加快智能汽车发展,……开展智能汽车载人服务、无人物流等示范应用。”修改为“加快智能汽车发展,……开展智能汽车载人服务、无人物流配送等示范应用。”

采纳


二、二(三)加快生命健康制造和服务有机融合,建议将“推动健康制造、健康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修改为“推动健康制造、健康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协同联动、跨界融合”

采纳


三、二(四)提升装备制造和服务集成化融合水平,建议将“重点支持杭州大型工程装备、宁波精密机械……等龙头企业由制造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商、总承包商升级。”修改为“重点支持杭州大型工程装备、宁波精密机械……等龙头企业由制造向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总承包商升级。”

采纳


四、二(八)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建议将“加强宁波舟山港、杭州空港、义乌港等物流枢纽建设,完善联运设施,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修改为“加强宁波舟山港、杭州空港、金华联运新城等物流枢纽建设,完善联运设施,提高一体化转运快捷衔接能力。

采纳


省化纤协会

无意见



省物流协会

第二点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第八小点,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提出的“支持宁波、嘉兴、绍兴上虞等化工园区搭建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推动危化品物流仓储、智慧监管等服务能力共享。”建议修改为“支持宁波、嘉兴、绍兴上虞等化工园区搭建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鼓励危化品物流企业及服务平台向制造企业提供仓储、运输全链条智慧管控服务。”

采纳


省机电协会

无意见



省软件行业协会

无意见



省服务业联合会

无意见



省供应链协会

无意见



(五)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

浙江九隆机械有限公司

一、在推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化的同时,对于多品种、多规格、多型号、单个品种规格型号加工批量少的小微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宜给予适当的关注和顾及。

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但对于多品种、多规格、多型号、单个品种规格型号加工批量少的小微汽车零部件制造,目前还面临实际障碍。由于品种规格型号多,单个品种规格型号加工批量少,不适应完全智能化的生产线,因为每换一次工装,其换工装成本大大超过用工成本,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对这部分制造企业的实际问题宜给予适当的关注和顾及。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二、在企业融资方面,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解除民营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三、民营实体企业招工难需要配套政策。

采纳

(已涵盖相关内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