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打造区域对口协作扶贫新样本

发布日期:2019-07-08 来源:省发改委对口支援处 浏览次数:

  乌什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部,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边境线长,是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县之一。自对口支援乌什8年多来,衢州市坚持“衢州输入”与“乌什输出”并举,由单向扶贫向双向互动协同发展转变,围绕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智力扶贫、市场扶贫等重点,有力激活乌什县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区域对口协作扶贫新样本。截至目前,该市共实施援疆项目171个,投入援疆资金超17亿元,涵盖产业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交往、民生保障、基层维稳等各方面。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培育优势产业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一是实施“百村千厂”工程,助推工业兴村。启动总投资15.9亿元的乡村服装“百村千厂”工程,助力乌什地区引进服装、地毯、帽业和袜业等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计划在7个乡村建成来料加工微型工厂和加工点67座,总面积23万平方米,带动就业惠及20万人以上,每年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超过1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8亿元,建成厂房17个、面积4万多平方米,在建厂房34个、面积7.74万平方米;成功引进丝路袜业、华盛纺织、顶秀帽业、华康实业、鹰哥生物等十余家企业落户乌什。
  二是实施“万亩亿元”工程,助推产业集聚。积极探索推动乌什县核桃基地食用菌套种产业集聚,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完善,助推核桃、黑木耳两大产业实现两大亿元增收目标。去年9月20日,衢州籍企业浙江金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阿克苏金勺果业有限公司并签约落户乌什,该项目今年3月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年加工核桃1万吨、鹰嘴豆2千吨,消化全县20%的核桃、40%的鹰嘴豆产量,可直接带动2万户农民增收2亿元。另一“万亩亿元”工程——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已试点成功。目前,共有71户庭院种植户,其中贫困户60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三是实施“俏桃肥羊”工程,助力产业提升。致力“让核桃长得更俏销得更俏、让肉羊养得更肥育得更旺”,从提升产业化水平入手,助推农牧民稳定增收。如列支部分援疆资金,重点对核桃苗木进行补助,购置“温185、新新2、扎343”等适合乌什县域种植的优质薄皮核桃苗,提升发展核桃产业10000亩。再如针对肉羊养殖中碰到的良种引进和扩繁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改造肉羊标准化基地1800亩,资助企业繁育出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鲜美的优良品种,实现从原来的一年一胎、一胎一两羔到两年三胎、一胎三四羔的转变,饲养成本比土种羊平均降低21%,改良肉羊日增重比土种羊高100-150g。同时,探索建立“企业+农户”的新型现代畜牧发展模式,如重点援助的新疆振兴园牧业公司向农户提供扶贫羊达25000只,三泰牧业带动贫困农户1000户,与农户合作养殖羊数达40000只,平均每户年增收1万多元。
  二、坚持“真扶贫”与“扶真贫”相结合,以民生改善为目标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加大配套建设投入。全额投资4200万元的乌什-衢州商贸大厦,2017年9月份正式破土动工,实现当年谋划、当年设计 、当年动工,预计2018年11月投入使用。全额投资1800万元的人才公寓(三期)项目已经完成结顶,预计2018年6月投入使用。商贸大厦和人才公寓的建成,将有效解决进驻企业办公、住宿问题,为引进、留住人才提供后勤保障。
  二是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学校、医院、文化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把帮扶资金用到刀刃上。如投资4400万元,建设学校、医院配套附属设施;投资4900万元,建设一批安居房和安居富民示范点;投资1000万元,新建10所农村文化礼堂。
  三是加大民生保障投入。投入资金4000万元,按照每户80平方米标准改建或新建安居房4000户;投入资金900万元在前进镇7村、奥特贝希乡9村和阿克托海乡2村建成3个安居富民示范点。
  三、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智力帮扶为根本扎实脱贫根基
  一是打造教育扶贫样板。加强小学、幼儿园等基础教育投入扶持力度,解决好深度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探索托管式教育援疆新模式,成立365教师服务团队,既365天全年无休、无偿为新疆孩子提供教育服务。该市13所中小学与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多所学校签约缔结为友好学校,通过互派干部、教师,在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师资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目前,新疆班各类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完全实现了与内地学生融合。
  二是加强党政人才培养。“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投入援疆资金220万元,把衢州(浙江)的干部、教授、专家160人请到乌什县交流授课,先后选派100多名乌什干部赴衢州市考察、学习、交流。
  三是突出技术人才传带。采取“菜单式”教育帮扶,通过资源下沉与进修培训、现场帮带与远程帮扶、长期派驻与短期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人才帮扶,15名援疆医生、教师分别与113名当地人才结为帮带对象。目前,援疆教师、医生共举办专业讲座100余次,组织教学活动200余次;培训当地农村实用人才1200多人。
  四、坚持“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以全民参与形成援疆合力
  一是搭建“合作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援疆工作,多次对援疆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导援疆助力脱贫工作,并亲自接待乌什县党政代表团来衢考察交流,共同搭建合作平台;集聚区等各级各部门也纷纷赴疆调研考察,齐心合力助推乌什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念好“交流经”。注重经贸交流,组织我市社会各界和企业家代表赴疆考察,同时带领乌什县企业参加浙洽会等,帮助实现产业借梯登高、借船出海。2017年以来,衢乌两地共签订帮扶协议书、战略合作书16个,撬动社会投资20余亿元。
  三是打好“生态牌”。全力构建“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双向市场运行机制,推动单向援疆向衢乌两地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转变。一方面,对接东部消费市场,帮助“浙里美”“驿疆南”、西域小羔羊新疆特色餐饮、欣禧源葡萄酒业品鉴店等乌什项目落户衢州,开设80余家旗舰店、专卖店、超市和专柜。另一方面,根据乌什地区消费需求,推动衢州袜业、食用油等产品企业进入内地,年销售额可达1050万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