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借力助推全域旅游品牌建设

发布日期:2018-01-16 来源:省发改委城乡体改处 浏览次数:

  2017年,凤桥镇在探索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中,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品牌建设上借智借力,注重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充分吸纳提案意见。一年来,凤桥镇全域旅游取得突破性进展,接待游客量超120万人次,旅游过夜人数超过63000人次。
  (一)注重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全面推动凤桥镇全域旅游品牌建设。一是凤桥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按照委员们提出建设现代化的特色小城市的理念,结合实际,扩大视野,以更高的站位,把凤桥旅游作为嘉兴市、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各片区发展重点、特点,深化对接嘉兴市其他景点,坚持适度超前、建设现代化特色小城市的理念,统筹全区域的旅游资源。二是有效发挥旅游发展参与者的积极性,做到让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企业有发展、百业添效益、政府增税收,形成共建共享全域旅游新格局。三是根据自然、产业、文化、村庄等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按照“烟雨江南桃源新城”的建设主题,先后制定了《凤桥镇美丽乡村示范镇建设规划》、《嘉兴市南湖区“世外桃源”最美村落群建设项目总体规划》、《永红3A级景区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及部分村的相关规划,进一步挖掘特色,发挥本地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完善的配套,打造“宜居宜业,全域旅游”新城市。
  (二)充分吸纳提案建议,扎实推进凤桥镇全域旅游新局面。一是充分吸纳委员们提出的充分挖掘凤桥悠久的文化底蕴,厚实全域旅游资源的建议。 2017年凤桥镇先后使用近300万元资金对省、市级文保点白坟墩遗址、古窑墩等进行修复及周边环境提升,目前已有文保登录点42个,文保点12个,组织了强有力的文化专家团队,对凤桥的文化进行挖掘和解读,将本地区的乡土文化、厚重历史、古迹遗存等根植于乡村旅游中,以“文化”为魂,增加全域旅游的文化品味和魅力,增强凤桥小城市的软实力。二是充分吸纳委员们提出的根据各村特点,注重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创新,挖掘本土优势,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的建议。 2017年凤桥镇投资近6000万元的“世外桃源”最美村落群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亲子主题园和婚嫁产业园,建设家风馆、科普馆和游客集散中心,大力发展天香花苑等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充分挖掘每个村的特色,实现村村都是A级景区,不断增加全域旅游的厚度与宽度。
  (三)深入开展调研视察,不断完善凤桥镇全域旅游模式。在提案办理期间,镇政协联络室多次组织委员开展专项调研、视察,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模式。一是继续打造全域旅游特色线路,构建车道、步道、航道“三道一体”的交通模式,全面贯通全镇各景点。依托4A级景区梅花洲和3A级景区神润斋花卉园区,串联美丽乡村示范点,把凤桥镇域打造成为绿不断线、景不断链、色彩丰富、景观优美的全域旅游名城。二是积极推进本地土特产及旅游商品的开发与销售,完善接待功能,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的全方位服务,提高凤桥镇整体旅游产业档次及对外影响力。三是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打造一条红色景观路线,探索农村基层实践样板,集中反映改革开放近40年来基层的生动实践,将其发展成为红船精神在南湖实践的基层实践基地,加快承接南湖游客资源。四是加快智慧旅游的建设,推进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大平台”信息系统的深度开发,构建全域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建立旅游与公安、交通、统计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形成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加快全域旅游的交通建设,加强凤桥各景区之间及与嘉兴城区、周边景区交通设施建设,满足全域旅游的各项需求。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