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私募债,经历了从高收益债券或垃圾债,到“双非债”(非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再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命名变更,这种新型债券品种的内涵,最终定格在“中小企业”和“私募”上。
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化登场,因其找到了一种替代股权融资的方案,而弥补了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空白。虽然成本比银行贷款高,但比股权融资便宜很多,同时对大股东的股权稀释也少。如能顺利发展,对企业是好事,对投资者来说,无疑也丰富了投资品种。
首批发债利率低于预期
5月23日,《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正式公布,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新路径,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高调出场,更被人认为交易所债市伺机突围,未来的发行供给或超出市场预期。
据了解,首批企业拟定的发行利率介于9.5%至13.5%之间,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业内人士认为,首批私募债发行方资质均较好,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收益优势依然明显,所以受到热捧。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规定,私募债发行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照此计算,3年期私募债利率最高可达到19.2%。目前已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利率大大低于市场预期。
沪深交易所首批推出的19家中小企业私募债中,来自浙江的中小企业就有5家,更多的浙江企业跃跃欲试,想尝甜头。
如何才能以较低的成本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进行融资?业内人士表示,主营业务为制造类等重资产公司,拥有各级别高新技术证书、净资产在一亿元以上,利润为正且能覆盖一年利息的企业,更容易发行成功。至于发行成本则需要综合考量,如果银行授信为企业担保,有交易所认可的评级公司为企业评级,都能给企业加分,起到降低发行债券利率的作用。一般来说,3年期的私募债券,综合成本约在9%-15%之间。
中小企业融资新路径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一大关键特点是不用行政许可,直接由证券公司自己做方案,就可以推向市场;其次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速度比较快,拿到资金的速度比较快;且募集资金用途没有任何限制,非常灵活,可以偿还贷款,也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大大拓宽了融资渠道。对于投资者而言,则增加了投资品种。
从试点办法中可以看到,目前对发行企业的净资产及利润水平均没有硬性规定,相比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要求的“连续两年盈利”,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最近三年净利润能覆盖一年利息”等要求均更低。发行规模也不受证券法中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40%的规定。
不过,出于风险控制及利于销售的角度考虑,券商在制作内部发行方案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发行企业的财务数据要求。市场人士认为,虽然试行办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发行仍会有一定限制。否则投资者不接受,发行相应就会变难。之前的债券产品都是针对成熟企业,在短期比如三五年出现变故的概率不会太大,但类似于中小微型企业,一年可能业绩就变了,所以选择时会比较谨慎。筛选企业过程中,其净资产、盈利能力依然会成为最主要的指标。这主要考虑到中小企业私募债是新生事物,为降低和防范风险,一开始券商更倾向于选择稳健优质的企业发行,这样也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