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提升发展中心镇特色产业的做法和成效
发布日期:2011-08-16
来源:省发改委城乡体改处
浏览次数:
桐乡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中心镇发展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深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突出产业兴镇,加大改革创新,大力培育壮大中心镇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2010年,中心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崇福、濮院、洲泉、乌镇4个省级中心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6亿元,占全市比重39.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7.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7.8%。濮院毛衫、崇福皮草、洲泉化纤三大特色产业工业产值,占各中心镇比重分别达到90%、38.3%、86.2%。乌镇旅游业收入达到12.39亿元,占镇经济比重45%。
一、明确功能定位,完善产业平台。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着力点,结合各镇实际,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准确定位产业发展,选择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培育中心镇独特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制定了“5+2”平台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濮院针织产业园区、临杭经济区、崇福经济区、乌镇国际旅游区、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区等7大产业平台建设,同时明确各产业平台的功能定位:通过加强市场与产业互动,推动产、学、研联合,提升产业竞争力,把濮院针织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与国际针织业接轨、引领全国针织毛衫产业发展潮流的特色产业园区。按照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做大做强化纤、皮草、皮鞋等特色产业集群,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把临杭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示范区和接轨杭州的桥头堡。以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坚持工贸并举,把崇福经济区打造成为泛杭州东部的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皮草文化创意中心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区。加快乌镇旅游开发建设,将乌镇旅游区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名镇和规模大、功能全、品质高、服务优、多种业态集聚的国际旅游综合体。
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产业引导。明确中心镇发展目标和措施,出台了《关于推进强镇扩权积极培育现代新市镇的若干意见》。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提出每个镇至少形成1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培育至少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功能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镇域产业。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对七大产业平台制定差别化的考核办法,平台所在镇经济工作考核成绩按平台考核成绩确定,平台考核办法重点考核特色产业“个转企”数量、专业市场成交额等指标,着力推进中心镇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出台了产业结构指导意见,修订了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把化纤、毛衫、皮草等传统特色产业列为提升改造的重点;强化产业引导,加快特色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产业竞争力,加速传统块状特色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影响力。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动、行业促动”的品牌推进模式,把现有的分散型产业资源整合为集聚型产业资源,把劣势产业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资源,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效应。一是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依托大型专业市场的优势和影响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加强区域品牌宣传,加快产业文化建设,打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崇福、濮院、洲泉、乌镇分别拥有“中国皮草名镇”、“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化纤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区域品牌。二是积极创建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不断完善品牌扶持、奖励、培育机制,快速扩张优势品牌,重点培育新兴品牌,使品牌经济实现集群化发展,毛衫、皮草、化纤三大产业共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1项、浙江省名牌产品8项。
四、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是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扶持各中心镇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对推动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重大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濮院毛衫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建立了“320创意广场”,为毛衫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已完成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0项、专利申请120项、商标设计和代理270项、商标授权111项、软件版权2项、行业标准4项、国家职业标准1项,编制品牌毛衫传播类杂志3种、参与编写教科书3本、发表论文17篇,开发新产品68项、设计毛衣新款5000余款、培训职业技术工人5600多人,服务各类企业超过1000家。目前,“320创意广场”内入驻高端服务型企业已达40家,工作人员超200名,服务内容涵盖毛衫设计、工业设计、品牌传播、企业信息化、知识产权、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等10多个领域。2010年,濮院毛衫针织产业被省政府列为“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单位”和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区。二是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通过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集群在行业中的地位,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强化产业配套,优化延伸产业链。一是加快传统专业市场改造提升。通过提升改造专业市场,扩大专业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以贸促工、工贸联动的良性发展态势。二是强化产业招商工作。加强特色产业上下游等配套产业引进,进一步降低产业成本,增强产业协同效应。三是加快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建立以综合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横向联合、纵向调度的现代物流体系。
六、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在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政府进一步做好融资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一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由政府牵头建立短期资金调头平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产业与银行的对接,采取企业分组互保等形式争取银行授信。崇福镇通过政府投入1000万元启动资金建立了短期调头平台,专门为企业的银行到期贷款“调头寸”,大大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我市出台了加快企业上市的有关政策,对企业上市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有关中心镇也出台政策给予重点扶持。洲泉镇已实现企业上市2家,其中化纤龙头企业桐昆集团成功募集资金3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