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强力推进中心镇和小城市发展建设
发布日期:2011-03-08
来源:城乡体改处、慈溪市发改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慈溪市高度重视中心镇发展改革,把推进中心镇和小城市建设作为全市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片区中心镇、农民集中居住区”三级城乡一体规划体系。同时,紧紧抓住上级党委政府就加快小城市和卫星城市建设作出部署的有利契机,抓紧制订实施中心镇体制改革和项目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以此为抓手,实现中远期发展规划和即期实施项目的有机结合,强力推进中心镇由“镇”向“城”的跨越式发展,争取早出亮点、早见变化。目前,该市周巷、观海卫、龙山三个中心镇已全部制订并启动了改造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从2011年起三年内投入至少250亿元资金用于三镇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形态和品质,努力实现为全市最终建成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打下扎实基础。其主要做法:
一、“高层次”决策,从全局视野谋划中心镇“三年行动计划”
慈溪市按照以新型城市化为总抓手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把周巷、观海卫、龙山三个中心镇的建设发展提升到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来抓,积极推进成中心镇培育成为小城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同时指导督促各中心镇抓紧编制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近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建设进程。该市结合观海卫镇创建宁波卫星城市的契机,参照观海卫镇卫星城市建设相关放权扩权改革方案,把市级相应权限下放扩大到龙山和周巷两个中心镇,为中心镇建设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目前,观海卫镇作为宁波卫星城市之一,已完成机关内设机构的调整,并通过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做好了放权扩权工作,已先后挂牌成立宁波工商行政管理局慈溪观海卫分局、慈溪市检察院观海卫检察室,国土、规划、环保、税务、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也已明确机构级格及工作权限等。龙山、周巷两个镇的市级相应体制也已逐步到位。同时,该市把中心镇开发建设的行动计划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视野,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对三个中心镇的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工作分别多次进行专题调研,督促各中心镇根据市新型城市化总体部署,在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同时重点抓好三年行动计划,把落脚点放到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服务上来。对各镇编制的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分别召开市委扩大会议逐个进行专门审议,集体研究决策并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进行转发,确保计划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肃性,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目前,该市形成的各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到了规划先行、基础先行和环境先行,以城乡统筹和功能升级为导向,将全力推进城镇开发建设,全力推进产业区块和功能区块完善提升,全力推进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力争使该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在长三角甚至全国范围内赢得新的发展优势。
二、高起点安排建设内容,自加压力抓紧推进中心镇大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各中心镇根据各自发展定位,自加压力,立足实际,高起点、高标准安排开发建设内容,合理确定开发建设时序。各中心镇按照小城市建设的标准,花大力气完成的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打造精品城市;建设若干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块,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品位;配套建设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完善供水、供电、污水、燃气等城市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美化程度。三年内,该市周巷、观海卫、龙山三镇的建成区面积将从原来的30平方公里扩大至50平方公里,新建道路交通项目40余个,总投资近40亿元。同时,慈溪市还不断优化“中心城区、片区卫星城镇、农民集中居住区”三级城乡一体规划体系,在全市123个村建设27个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方面,该市将全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城镇经济,通过三年建设壮大提升一批企业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力;打造一批品牌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组建一批集群企业,提升强势集聚力。三年内三个中心镇将计划新建创新型工业项目和优质服务业项目上百个,总投入超过150亿元。公共服务方面,该市出台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一揽子计划,实行“工业向产业区块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以承包地置换城镇社保、以农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为核心内容的“三集中三置换”制度,打破农民进城的户籍“门槛”,真正实现城乡发展成果让农民共享。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日益加大,据测算,未来三年该市用于三镇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将达200亿元。
三、高要求落实行动计划,形成全市各级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对中心镇三年行动计划的跟踪服务和指导督促机制,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严格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深化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加以推进落实。市级层面,一是建立健全了市领导联系制度,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和常务副市长分头联系三个中心镇,加强对各自联系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协调指导。二是建立定期听取汇报制度,市委市政府每年2-3次专题听取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汇报。三是建立进展情况反馈制度,每季度对三个中心镇三年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反馈,理清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破解推进落实。镇级层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三个中心镇都成立了三年行动计划贯彻实施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抓紧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镇村班子成员,盯住项目,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合理安排时序,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加强探索创新,在深化拓展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和授权放权工作的同时,创新中心镇投融资机制,破解资金难题,以市场化推动城市化,通过银行贷款、财政和土地出让金利益注入、合资合作、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广开融资渠道,融集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加快中心镇建设上迈出新的步子、走出新的路子。四是加强监管,严守程序,依法实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五是加强宣传,努力营造政府、企业、群众“三位一体”推进中心镇开发建设的工作氛围,形成各个中心镇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赶超、共同发展的工作态势,通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推进,早日把中心镇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