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衡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南部,村地域面积10.4平方公里,全村有778户农户,总人口3101人,2017年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近年来,东衡村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模式,发展壮大钢琴特色产业,推动农旅文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万元,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农业内部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东衡村推广稻蟹(鱼、鳖、虾)共生、稻菜轮作、“渔业+水生”作物等新模式,示范推广肥、水、病虫害防治综合配套技术,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效益。同时建设农业科研创新区,引进优质苗种“育、繁、推”一体的现代渔业科创孵化中心项目,应用智能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创新“鱼菜共生”模式,实现工厂化养殖与无土栽培的深度融合。
(二)发挥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钢琴产业品牌。立足钢琴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面积680亩的“钢琴众创园”,目前已入驻钢琴类相关企业46家,打造了完整的钢琴产业链,生产一台钢琴所需的8000多个零部件、300多个环节,足不出村就能完成组装。同时,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加强与上海老字号品牌合作,如乐韵钢琴有限公司与上海钢琴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有限公司,目前三个系列产品订单已达3000台,钢琴产品市场价值提升30%左右。
(三)突出文化赋能,推动农旅文深度融合。东衡村是著名文史学家沈约故里,也是著名书法家赵孟頫隐居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2017年以来,先后规划建设赵孟頫与管道升纪念馆、文化创意街区、“墨立方”文创园等,成功获评3A级景区村,建成全省标志性文化礼堂,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浙北第一村"文化IP持续打响。
(四)发挥改革集成效应,强化要素支撑保障。持续推进改革深化,释放政策红利,通过矿基地复垦,将废弃矿坑改造成2000多亩耕地;联合周边村级经济组织,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异地调整入市,推进八合物业标准厂房建设,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也带动了薄弱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抢抓政策机遇,强化与财政、农业等部门工作衔接,获得地方性政府专项债券2亿元,有力推动示范园建设。
二、主要成效
(一)有效实现就业增收。目前,示范园已吸纳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就业1500余人,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居民参加社会保障比例达100%,村集体经济社员股权从 2017年的1万元/股上升到10万元/股。
(二)有效推动产村融合。示范园促进了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发展, 2020年,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是2017年的3倍,产业集聚度达到9.3%,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休闲、度假达4万人次。
(三)有效保障绿色发展。东衡村在示范园率先实施养殖尾水处理工程,按照“沉淀池-曝氧池-水生生物生态净化池”流程,全域开展生猪养殖、温室龟鳖养殖,渔业养殖尾水整治工作,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地表水断面达到Ⅲ类水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85%以上。
(四)有效增强示范带动。示范园建设促进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其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增强。截至2020年,园区共引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带动732户农户以土地、林权等入股参与产业经营,带动农民就业713人。采取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经营的产值比重由8%上升到30%。
浙江省湖州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