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量质齐升全面打赢服务业“翻身仗”

发布日期:2020-03-11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2019年,海宁市围绕服务业强市培育目标,以“创新驱动、品质提升”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构建产业体系,扩大有效投入,培育楼宇经济,服务业经济呈现出总量持续攀升、布局不断优化、特色日趋显现的良好发展态势。2019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27.2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7%,高于2018年2.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初7%预定目标任务;服务业有效投资增速14.9%,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居嘉兴第一;服务业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居嘉兴第一。

一、紧盯关键点,打好年度目标任务攻坚战

一是细化落实目标按节点推进。于年初出台《2019年海宁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实施服务业提升“356”行动计划,围绕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以上总目标,对各镇(街道)、平台实施个性化考核,做到按月比对、按季分析,定期公布完成情况和完成进度,及时把握推进节点,不定期开展督查和组织协调,确保各项目标分解落实到位。同时积极会同统计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增加值测算涉及指标月度监测分析,特别对重点服务业指标加强指导,实现服务业全年指标提升,排名进位。2019年共开展服务业发展指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通报7期,实地走访督查10余次。

二是围绕八大产业分领域推进。全面落实《海宁市服务业重点产业培育提升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立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八大重点产业发展联动推进机制,明确八大重点产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及各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工作措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推动服务业发展理念、动能、结构和效率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实现批零业销售额增速10.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16.9%,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速28.1%。

三是明确重点企业分梯队推进。建立服务业产业龙头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按行业、属地建立全市服务业限上企业、近限企业和亿元服务业企业名录库并实施动态管理,通过“下转上”、“个转企”、“主辅分离”等方式分类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完成服务业纳税人“亩产税收”评价,制定下发2019年服务业项目竞争性分配工作方案,提高资金兑现效率,提早完成全市59个企业(项目)服务业政策性资金奖励2975.03万元。2019年,共完成下转上企业84家,新引育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71家;立通物流入选浙江省级现代物流业“亩产效益”领跑者名单,3家企业获评嘉兴市服务业二十强企业,41家企业成功入选嘉兴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单。

二、夯实主阵地,打好平台优化提升突围战

一是服务业集聚区实现排名进位。大力推进中国皮革城服务业集聚区、海宁潮旅游文化集聚区、经编产业生产性服务集聚区等集聚区特色发展,发布《皮革城线上线下融合战略》,将时尚创业园、电商供货(直播)中心等成功打造为皮革城全品类服装供应链基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重要转型平台,中国皮革城服务业集聚区区域投资强度已达666.52万元/亩;大力塑造旅游品牌,成功举办海宁国际追潮马拉松、第26届钱江(海宁)观潮节、第10届海宁潮音乐节等重大活动,海宁潮旅游文化集聚区全年接待游客366.5万人次,同比增长4.7%,旅游总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5.1%。

二是镇街道试点稳步扎实推进。围绕《嘉兴市服务业强镇(街道)试点建设方案》,做好服务业强镇(街道)试点建设工作,在构建更有力的领导工作机制、构建更系统的规划政策体系、构建更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构建特色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上下功夫,抓实试点地区服务业工作目标、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楼宇,确保服务业强镇(街道)试点地区服务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是星级楼宇培育成绩斐然。上线运行全市楼宇经济数据管理系统,规范新增企业等基础数据填报,实现楼宇高质量管理。举办全市商圈楼宇“红领双创联盟”成立暨首届“红领精英双创”发展论坛,发布商圈楼宇党建“海宁八条”,创新打造健康楼宇生态体系。开展楼宇经济工作人员集中和结对培训,理顺楼宇统计工作机制。建立全市星级楼宇申报储备库,形成“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创建一批”的星级楼宇良性滚动申报机制,严把嘉兴纳统楼宇准入关,遴选新纳统楼宇、淘汰存量低质楼宇。2019年,海宁共有6幢楼宇获评嘉兴星级楼宇,数量列各县市第一。

三、引育新动能,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持久战

一是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积极谋划总部经济、首店经济等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首店经济”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培育发展“首店经济”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结合生产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以及数字经济服务业等发展要求,下发《海宁市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招商)指导目录》,指导镇街平台精准招商,招大引强。举办2019年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第五届海宁电商资源对接会暨天猫皮革产业带峰会等多场服务业主题活动。2019年,实现服务业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26个,总投资152亿元;实现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0517万美元,增速达65%。

二是重大项目实现突破。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加快形成“一次办结”、“一次到位”和“零上门”工作机制为目标,会同部门、属地对省服务业重大项目等加大服务力度,对服务业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优化和应开未开、应竣未竣等问题项目进行协调服务,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2019年签约引进总部项目5个,总投资118亿元宝武浙江总部奠基龙渡湖畔;杭海数字新城、长安国际丝绸小镇落户杭海新区,盐官度假区中国音乐小镇开工50万方,鹃湖国际科技城首期即将竣工,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不断集聚。

三是有效投资稳居首位。按节点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属地、项目方建立密切联系,动态跟踪、重点盯紧项目投资报送进度,全面掌握艺创中心、杭海万朵城、盐官音乐小镇、杭海城际铁路等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进展,同时注重对照项目工程形象进度督促项目负责单位,确保投资数据应统尽统。2019年,实现服务业有效投资增速14.9%,高于嘉兴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嘉兴市百项千亿计划等完成率均超100%。

(海宁市发展改革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