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浔区“亩均论英雄”改革不断加速 开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0-01-07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决策部署,湖州市南浔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服务业亩产效益评价工作,编制完成《南浔区服务业“亩产效益”改革实施方案》。该项举措将成为破解南浔区发展资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为全区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支撑。9月,南浔区以菱湖镇为试点镇,联合第三方机构,打响全域服务业大普查第一炮。目前,已完成546家服务业企业(含个体)普查工作。

一、谋篇布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南浔区服务业企业情况复杂,可以概括为“一少两多三难”。“一少”,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商贸业)仅为42家,体量太小;“两多”,即服务业行业门类多、租赁用地(房)多;“三难”,即取数核实难、科学评价难、差别化政策应用难。因此如何摸索出一条合适的路子,对全市乃至全省服务业“亩产论英雄”工作推广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增加普查工作的全面性,区发改经信局牵头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税务局对2018年度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含个体户)名单进行梳理,初步确定842家普查样本。各镇(开发区)负责对本辖区企业名单进行逐一核实,要求已关停和迁出区外的从名单中移除,区内搬迁的由目前企业所在地落实,最终确定546家服务业企业(含个体)名单。

二、结合实际,开展全域企业大普查

为更好地开展普查工作,9月16日,区发改经信局牵头召开服务业企业普查动员会,并率先在菱湖镇铺开,针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为全区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10月8日,由区发改经信局、各镇(开发区)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正式开始行动,对各镇(开发区)逐一进行“地毯式”核查,现场确认企业面积和确认营业收入、税收等关键信息,并将企业在地图上进行定位。通过提前规划普查路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20多天的攻坚,全部546家服务业企业(含个体户)完成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初步形成南浔区服务业“亩产数字地图”。

三、分类施策,开展企业绩效评价

结合市里对“亩均论英雄”的要求,积极开展服务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在指标设置中重点突出“亩均税收”,并对规上及规下企业(含个体户)分类对待。规上企业评价设置6项指标,其中亩均税收指标权重为60%,凡企业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或综合评价居后5%的一律列入倒逼整治类。规下企业(含个体户)仅设亩均税收1项指标,仅划分鼓励提升和倒逼整治两类,其中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直接列为倒逼整治类。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别企业在用能、用水和财政资金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流动。如实施差别化用能政策,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制定有序用电、有序用水相关方案。

四、扶持为主,保障企业生存空间

南浔区服务业基础本身薄弱,因此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应该当激励扶持为主,在税收占比60%的情况下,评价需要结合企业在吸纳就业、企业上市、科技创新、税收贡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程序在评分分档基础上予以调档和提档。对一些特殊行业另加考虑,进一步保障企业生存空间,积极改善南浔区服务业发展环境。截至10月底,全区已月度新增入库服务业企业10家,其中商贸业企业7家,服务业企业3家。

当前,站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南浔区将把“亩均论英雄”作为有力抓手,全面吹响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冲锋号。(服务业处、南浔区发改经信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