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以“消费扶贫”精准对靶“消薄增收”

发布日期:2020-01-14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平湖市立足实际、创新探索,建立了以精准扶贫为落脚点的“消费扶贫”新模式,在为本地居民带来优质商品的同时,也促进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就业和增收。目前,该模式已实现“消费扶贫”金额260余万元。聚力升级的山海协作工程,正释放出更加强大的推动力,为青田建设美丽幸福侨乡“蓄力续航”。

一是着眼“点+点”,首创新模式。聚力“点对点”与“心连心”,组织平湖市15个企业(单位)和青田15个结对薄弱村共同出资成立了平湖市湖田贸易有限公司,创新了镇乡结对方式。夯实“消薄”基础。主动加压,把嘉兴市分配的8个结对村任务扩大到15个,在两地的乡镇(街道)之间签订结对协议,基层商会承担结对企业的指导责任,凝聚会员企业资源合力,注重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架起“消薄”桥梁。4次组织15家企业负责人赴丽水市青田县对接考察,努力找准村企结对的最佳结合点;8次召开消薄工作专项推进会,研究消薄思路和推进方法,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共同商议结对事项,有力地促进了双方交流合作。健全“消薄”机制。按照“选企、结对、建项”三步走的方式,科学制定消薄方案,明确专项行动各级职责、推进节点和任务目标。建立乡镇(街道)、村企结对共建工作月度报送制度和落实消薄工作奖惩机制,县、镇(街道)、结对企业三级对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每周一跟踪,半月一汇报等制度,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是着力“线+线”,搭建新平台。主动搭台唱戏,构建“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销售网络。提升供给质量。定期组织人员赴青田县进行业务对接洽谈,发掘高性价比的产品,明确青田县供销社下属的农发公司为青田农副产品营销服务的主要承接单位,以“一村一品一特色”为抓手建立各类农副产业基地。依托“丽水山耕”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做好农产品品质保障。拓宽销售渠道。线下,在平湖全市设置5个营业网点,与平湖市餐餐乐集团合作开设青田农产品体验店,在总商会大厦设置销售点和青田石雕销售展柜,在企事业单位设立青田农副产品展位,在平湖市政府机关事务局、公安局、农商行等单位设置销售展柜,并在市区新华路上的金平湖电商服务中心“上线”了全市第一个“消费扶贫专柜”,以市场化的营销手段加以推广销售。线上,设立“邮乐购”平台方便市民群众下单购买,利用智慧后勤平台开展青田农产品网络预订销售服务。今年9月中旬,平湖市上线了第一款“消费扶贫”产品——九寨沟脆红李,通过线下线上2种渠道,短短几天时间就销售了17000多斤。增强购买力量。由平湖市发改局牵头,平湖市农业农村局、市农合联等多部门协作,充分发挥与非公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倡议并开展“爱心购”活动,利用总商会执委会、青企联执委会等时机场合,积极向广大民营企业家发出参与“爱心购”支持消费扶贫活动。15家结对企业(单位)按照“千企结千村、消除薄弱村”专项行动的要求,结合自身需求主动购买青田农产品,显示了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青田产品和服务。

三是着重“面+面”,拓展新项目。从“简单协作”到“全面协同”,提质扩面深化合作。持续造血显成效。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飞地抱团”消薄消困新模式。265个行政村入股 “飞地抱团”一期消薄项目,每年增加收益约1600万元,每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年均增收7万余元。启动“飞地抱团”二期消困项目,通过“十个一”举措筹集“低收入家庭帮扶资金”约2亿元,2019年起全县约10600户低收入家庭每年可增收1800余元,将有约1.9万人受益。因地制宜扩产业。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积极发动企业投资当地特色产业。在青田县高市乡东源口村启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目前已完成乡村振兴精品村规划设计方案,计划投资约400万元,重点发展茶产业及精品民宿。平湖城投集团结合夏严村当地资源和社会情况,确定投资50万元协助开发当地油茶基地项目,并帮助进一步完善当地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夏严村提供5万元以上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捐资助学做公益。开展“金平湖助学助困助残同心行动”,向全市的非公经济人士发出为消薄助困献爱心的倡议,目前新生代联谊会已募集资金24.26万,慈善冠名基金78.8万元。发动会员企业到青田结对做公益活动,先后有新仓镇商会新生代联谊会会员代表等到青田县开展助学公益活动,共捐助学金10万余元。(平湖市发改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