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杭州市、温州市和常山县成功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

发布日期:2019-12-09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在上海市举办了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区)经验交流和现场调研活动。活动现场公布了全国32个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区)名单,我省杭州市、温州市和常山县成功入选。

一、杭州市家政服务业发展介绍

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推进行业升级转型、完善政府监管体系、营造创业发展环境,推进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职业化、信息化、诚信化”建设,较好地促进了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

目前,杭州市注册企业1000余家,2003年成立家政协会,吸纳会员103家,拥有三替集团、巾帼西丽集团、浙江生活365集团、天使家政、杭州五洋等国家、省级龙头企业。企业多以中介制与员工制相结合为主,规模企业50余家,全市共有从业人员四万余人,2018年营业总额达6亿元。

杭州市始终坚持把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作为“促消费、惠民生、保就业”的中心工作来抓。始终坚持专门机构推动、专业政策促动、专项试点牵动,有效推进了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始终坚持引导企业对员工实施职业化管理,组织开展“百城万村”扶贫对接行动,帮助企业组织化招引就业人员,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维护企业、服务人员及雇主三方权益,推进了家政服务业组织化建设。

杭州市始终坚持完善职校学科设置,部门联动组织培训鉴定,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健全社会保险机制,推进了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建设。

杭州市始终坚持探索创新“互联网+家政”经营及管理模式,搭建 营杭州市家政企业经营公共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了守失信联合激励惩戒机制,推进了家政服务业平台化建设。

杭州市正积极推进家政与物业、家政与助老养老、家政与托育托幼、家政与健康护理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打造一流城市品质服务;积极推进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完善社保、商业保险、住房、落户等保障政策,打造一流行业营商环境;不断健全培训体系,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渠道,建立扶贫联姻机制,推进公益化与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一流发展保障机制。

二、温州市家政服务业发展介绍

近年来,温州家政服务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已登记注册各类家政服务机构277家,紧密型家庭服务人员约6.8万人。为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温州市人民政府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为标准,努力实现家政服务行业新突破、聚力再创家政市场发展新辉煌。

一、围绕规范化挖潜力,紧抓市场建设与法制建设不手软。温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信息支撑”的运营模式,创办温州市家庭服务市场,在行业准入、服务质量管理、格式合同管理、信息化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尝试。为提升家政行业的法制化水平,今年温州将家政立法工作列入市人大预备立法项目,以高标准、严要求紧抓市场、法制双位驱动,共同推动家政市场规范发展。目前,《温州市家庭服务业管理条例》法案草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已公开征求条例意见。

二、围绕破难题聚合力,紧抓行业秩序和体系规划不懈怠。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发展,家服业发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今年全市“两会”上,家政工作高票入选温州市十大民生实事,通过主管机构指导、专门政策引导、专项补贴辅助,有力促进了家政民生实事有效落实。自今年3月起,在温州市区全面推行家服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开发了可视化、可追溯电子档案系统。该制度推行以来,有效剔除了132名不适合从事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同时,通过建立家政联合工会,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设立家服工会和家服驿站,开辟创业工坊等为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发展保驾护航。

三、围绕提品质添活力,紧抓人员培训和扶贫引进不含糊。自2010年正式颁布温州市区职业培训经费补助办法以来,已累计为家服从业人员补助资金1500万元。每年举办“金牌家政能手大赛”,选拔和展示优秀家政能手,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与“对口协作”,主动对接陕西安康、江西鄱阳等欠发达地区,通过定向培训,将当地农村妇女和富余劳动力输入到温州。近三年来,累计培训跨地区家政从业人员6000多人。在解决供需问题上,坚持以高质量、补短板的态度紧抓本市内外人力资源供给,以民为本破解供需矛盾。

三、常山县家政服务业发展介绍

2017年以来,常山县聚焦从业人员素质低、信用体系缺失等难题,创新实施“常山阿姨”品牌建设工程。“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受到市场广泛认同。国务院妇儿工委专门派出调研组到常山总结经验,得到了汪洋、刘延东、马凯三位中央领导批示肯定。截至目前,共开办166期家政技能培训班,培训8260人,家政从业人数达到7800人,月嫂和其他工种的人均月工资分别达到12000余元和6000余元,带动妇女增收6亿元以上。

一、上下同欲,用活发展“指挥棒”。坚持先行一步,健全组织,凝聚合力,全面推进“常山阿姨”品牌化发展。一是专业政策促动。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常山阿姨”家政服务品牌管理规范》《关于推动“常山阿姨”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20余个政策推动家政产业发展。二是专门机构推动。成立“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核准编制、给足资金,全面负责“常山阿姨”培育培训、市场对接、管理服务等工作。三是专班领导牵动。组建专班工作领导小组,18个单位领办具体工作职责,县、乡、村三级同频共振,高规格打造县委领导、部门协作、各级联动的崭新格局。

二、突出重点,用精培训“工具箱”。坚持市场需求和群众需要相结合,全面提升劳动技能和文化素养。一是政企合作办学院。联合家政龙头企业、浙江树人大学共建产教融合型“常山阿姨”学院,全方位涵盖烹饪、保洁、园艺、护理等教学内容,全面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管理模式。二是突出特色优课程。融合本土元素编制《常山阿姨应知应会》《十佳常山阿姨》等教材,增设“孝善常山”“常山三宝”“常山贡面”等课程,让“常山阿姨”讲好常山故事,弘扬常山文化。三是贫困帮扶助增收。推进“雨露计划”,吸收贫困留守妇女进入培训队伍。通过政府团购“常山阿姨”服务,为留守老人提供涵盖生活照料、洗衣做饭等家政服务。近两年总计为留守妇女提供家政技能培训3400余人,推介就业成功1000余人,带动增收9900余万元。

三、扎实建档,把好诚信“方向盘”。突出源头把关、过程管控、跟踪服务,进一步加强“常山阿姨”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五类档案”。以家庭、品行、技能、健康、从业“五类档案”为抓手,确保实现“一人一档”。其中,“家庭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邻里纠纷等,“品行档案”包括违法犯罪记录和参与邪教行为等,“技能档案”包括技能培训、证书级别信息等,“健康档案”包括有无重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从业档案”包括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经历和服务评价结果。二是突出“五项流程”。设置个人申报、资格初审、部门联查、综合会考、专项体检五项流程,合格者由阿姨中心、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联合颁发《常山阿姨资格证书》。三是建设诚信平台。出台《“常山阿姨”诚信管理办法》,规范从业门槛、技能等级等。建立了诚信识别二维码,实现了扫一扫即可查询家政人员的五类档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