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日期:2013-04-27 来源:省发改委综合处 浏览次数: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深入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继续“比学赶超”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省委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和市委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战略部署,以新型城市化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大投入为总抓手,谋划大项目,建设大平台,开展大招商,强化大保障,改善大环境,全面开创温州转型发展新局面,为我市中长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5.5%,出口总额增长6%;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10%;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详见附件)。

  按照上述目标和要求,各地各部门在今年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两海两改”四大战略举措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完成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开工建设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加快建设77省道洞头延伸线和大门大桥,提升乐清湾、状元岙、大小门岛三大核心港区开发水平。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创业园、大小门新兴产业岛。进一步完善渔业基础设施,建成标准渔港7座。加强海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碧海工程”,支持洞头开展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和国家海洋公园建设。

  深入实施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加强政府和民间各个层面的对台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以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合作为重点,谋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对台合作交流平台和载体项目,加快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乐清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等建设。

  精心组织实施金融综合改革。积极争取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列入省人大立法,实时发布“温州指数”,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加快发展地方性金融组织,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设立小微企业再担保中心、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等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银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做大做强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开展股权、产权交易试点,完成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30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年度发债100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深化“三分三改”,开展股改、地改“回头看”,基本完成户改任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鼓励整村、整组土地流转,新增土地流转10万亩以上、整村流转100个。实行“四策合一”,引导推动城镇保障房跨区域、连片集聚,新增农房改造集聚率5%以上。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建设以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扶贫资金互助会为重点的信用合作体系,基本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二、全力抓好固定资产有效投资

  推动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以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0亿元为目标,以“十二五”规划纲要“千项万亿”投资计划为主要内容,对接省“411”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和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切实优化投资结构,生产性投资包括工业性投资增幅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以大项目支撑大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支撑;大力推进富民惠民安民的各项城建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确保城市生活环境有新提升;扎实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产业体系;加强力量抓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前期报批和落地开工,为投资增长提供持续拉力。

  三、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着眼经济与科技、文化、生态融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研发设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着眼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以中心镇、功能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着眼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模式,加快以“六次产业”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落实100个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着眼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融合,鼓励引导企业强化技改投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新型商业模式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企业提升发展。完善落实振兴实体经济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大“扶工兴贸”力度,继续抓好风险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深入推进清费减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进企业整合重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力争完成企业改制规范500家、“个转企”20000家。制定出台“退二进三”“1+X”政策,加快黎明工业区等市区重点区块“退二进三”步伐。

  着力扩大内外需求。围绕打造时尚消费之都,启动传统市场“迁改并转”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落实一批高端商务综合体和大型专业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鼓励发展进口贸易,打造若干个区域性进口商品贸易基地。

  四、全面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加快推进大都市建设。立足长三角与海西区之间核心城市和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进一步谋划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未来航空大都市、世界旅游城市、海西区对台合作中心城市、全球温州人家园和时尚消费之都等工作载体,以“六城九市”联创活动为抓手,开展“三旧”改造、“四边三化”、拆违治乱、城市拥堵治理等专项行动,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精雕细琢城市景观,精心打造一批城市新亮点。

  统筹组团城市开发。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强规划指导和调控。全面铺开滨江商务区建设,跨江推进鹿城七都岛、乐清柳白片、永嘉三江片开发,提升发展龙湾中心区,提速建设瓯海中心区。加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加快“瓯洞一体化”进程,加大温州生态园建设力度。加强乐清“一湾五区”、瑞安飞云江两岸规划建设,提升两大城市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鳌江跨江3座桥,整体推进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开发。支持文成、泰顺建设生态新城,构建大都市生态屏障。坚持把中心镇、功能区作为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战略节点来抓,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五、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创建力度。狠抓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薄弱环节整改提升,确保年内通过技术预评估。支持泰顺创建国家生态县。开工建设森林公园40个,建成市区山地公园4个、滨水公园83个,新建城市绿地2257公顷、市域绿道1600公里,提升公园文化内涵,创成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深化“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建成市级以上生态乡镇、村100个。

  强化节能减排。深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光伏能源等,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努力建设“美丽温州”,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力争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9.5%。按照“三个100%”的要求,全面启动规划的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完善重大项目环境评估机制。

  六、着力改善社会民生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制定出台加强基础教育“1+X”文件体系,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实现初高中分离办学。抓好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深化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温州肯恩大学(筹)等一批高等院校,办好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成人教育。以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公立医院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医院制度,完善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确保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大力建设公共创新平台。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实现城市社区养老全覆盖和农村社区养老工作全覆盖。发展救助、福利、优抚等事业,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民生保障新格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完善“大社保”体系。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和就业援助行动,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继续推进“安置提速”三年行动,完成市区安置房交钥匙4000套。深化社保提质扩面,调整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制度。拓展完善市民卡功能。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禁新改旧力度,建成一批生态公益性公墓。精心组织实施年度十大民生工程,重点在住房改善、交通治堵等十大领域、27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不断深化要素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公共服务改革,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加大土地清理力度,完成耕地垦造5万亩。用足用好海域“直通车”政策,制定出台管理办法,争取申报建设用海指标1万亩。健全排污收费机制,推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市级机关部门内部机构整合和流程再造,深化招投标改革,全面落实“五个凡是”,大力推进“三制联动”,实行审批、供地、政策处理“三线并行”。加快中介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国资管理体制,加强国有投融资平台债务监管,提升国资质量和投融资能力。认真抓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试点,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公共市政设施、社会养老事业等领域。


附件

201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13年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070

8左右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120

2

  第二产业

亿元

2040

7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亿元

1770

6

  第三产业

亿元

1910

9.5

财政总收入

亿元

559

8左右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313

8左右

RD经费占GDP比重

%

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000以上

力争3350

30以上

其中:限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450以上

力争2750

15以上

力争3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160

12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16

5.5

  其中:出口总额

亿美元

188

6

进口总额

亿美元

28

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103.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950

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6200

10

人口自然增长率

<8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8

耕地保有量

万亩

333.6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万元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2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3

氨氮排放量

万吨

-2

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吨

-3

打印 关闭